美文网首页
【说文】晚唐曹松:“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

【说文】晚唐曹松:“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

作者: 诗酒寒秋 | 来源:发表于2024-03-31 10:40 被阅读0次

      很多人不知晚唐有个叫曹松的诗人,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诗句大家耳熟能详,这句诗就是曹松所写。

      当以名气定优劣的当下,曹松的诗自然就籍籍无名了,但古人似乎更实事求是一些,《唐才子传》说他“学贾岛为诗,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苦极于诗,然别有一种风味……”。

      曹松的诗有146首流传到今天,也不算少了。近来很认真地把他的诗都看了,觉得《唐才子传》所言不虚。

1,

      曹松没怎么当过官,也就没留下多少事迹,仅知他是淮南道舒州(如今安徽桐城、潜山一带),生于老百姓家庭,祖辈父辈都没有仕途的记录。

      普通家庭出身,要想干出点名堂,要么从军,要么科考。曹松选择了后者,没想到却误了终身。他生于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一说生于太和四年(830年),一生经历文宗、武宗、懿宗、宣宗、僖宗、昭宗六个皇帝,执着地参加科举考试整整半个多世纪,他的同龄人考中进士做了官直到退休,他却还榜上无名。

      直到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曹松再度落榜后,靠皇帝恩赏才被补上。《唐摭言》记载,唐昭宗开恩,从落榜士子里选了些“孤贫屈人,特敕授官”,曹松和几个高龄士子都被挑选出来,作为朝廷惜老怜贫的榜样,被录入当年进士名额,号称“五老榜”,而此时的曹松已73岁高龄(如按830年出生,也71岁了)。

      现代人很难想象和理解曹松的生活。

      这个几乎布衣一生的人,常年在外奔波,生活自是清苦,也时时涌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羁留异乡的苦楚和对故乡的眷念,化作诗篇,一定是感人的。

      比如《岭南道中》:

      百花成实未成归,

      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

      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

      一道晴蜺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

      鹧鸪啼歇又南飞。

      百花虽已结果但未必都能回归本位,可见人心与志向不一致。即便如此,仍可以通过享受美酒佳肴和自然风光,将风景和内心深处的宁静融合在一起。但毕竟是游子啊,在他眼里,江水被阴雾掩盖,阳光虽能穿透迷雾,可也是落晖了。在这个场景中,他经过芳草地,听鹧鸪的啼声,见鸟儿南飞,心里一定不是滋味。

      有一年中秋节,只身在外的曹松望着天空的皎月,思绪万千,写下《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月色本无私,不止照耀帝王家,也照耀普通人家,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普通人都是一样的。可现实呢?晚唐朝局混乱,普通士子想要有个好前程更难,曹松希望世道公平,能像明月那样,既照帝王家,也能照照他们这些平头百姓。

      秋天易悲,春天该好些吧?看曹松的《九江暮春书事》怎么说:

      杨柳城初锁,

      轮蹄息去踪。

      春流无旧岸,

      夜色失诸峰。

      影动渔边火,

      声迟话后钟。

      明朝回去雁,

      谁向北郊逢。

      暮春时节,少了游春的喧闹。春水浩浩,似乎让人茫然失所,而夜色笼罩,山峰隐匿其中,世事皆成虚无。渔火光摇曳,声音在钟声后才传来。明天早晨,南飞的大雁将回家,不知谁在北郊相遇呢?诗人对于未来的期盼与困惑,都在最后两句中。

      这首诗深沉古拙却又不失优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未来的期许,是曹松诗里的上乘之作。

      曹松眼里的冬天怎么样?看看《冬日登江楼》:

        高楼临古岸,

        野步晚来登。

        江水因寒落,

        山云为雪凝。

        远村虽入望,

        危槛不堪凭。

        亲老未归去,

        乡愁徒自兴。

      冬日夜登江楼,所见景象萧索、凝重,一如诗人心情。登楼远望,山村虽在,但楼上的栏杆已靠不住了。年老仍在漂泊,乡情不尽涌起。思念亲人,怀念故土,诗人孤寂的感受无处抒发。

    《南海旅次》干脆抒发思归之情:

        忆归休上越王台,

        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

        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

        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

        年年争发被春催。

      这首诗是曹松中进士的前几年客居南海(今广州市)时写的,堪称他的羁旅诗代表作,抒发羁留南海的万缕归思。此诗格调沉郁、境界苍凉,既有羁旅漂泊的愁苦,也流露出屡试不第的失意情怀。

2,

      都说曹松羁旅诗写得好,其实,按他的经历,其诗该悲,可他的不少诗还是挺乐观的。

    比如《商山夜闻泉》:

      泻月声不断,

      坐来心益闲。

      无人知落处,

      万木冷空山。

      远忆云容外,

      幽疑石缝间。

      那辞通曙听,

      明日度蓝关。

      用“泻月声”形容泉水流淌,衬托其境之清幽。诗人在清幽的环境里,心境终于得以安闲。泉水不知流向何处,万木空山,万籁俱寂,这时最容易浮想联翩。流泉之声一直听下去,直到天明,那时还要越过蓝关,迎接新的挑战。

      全诗围绕“夜闻泉”展开,大自然的幽深之美,和岁月的沧桑、人事的渺茫、对未来的期盼尽在这40字中。

    再如《荆南道中》:

      十月荒郊雪气催,

      依稀愁色认阳台。

      游秦分系三条烛,

      出楚心殊一寸灰。

      高柳莫遮寒月落,

      空桑不放夜风回。

      如何住在猿声里,

      却被蝉吟引下来。

    再如《慈恩寺东楼》:

      寺楼凉出竹,

      非与曲江赊。

      野火流穿苑,

      秦山叠入巴。

      风梢离众叶,

      岸角积虚沙。

      此地钟声近,

      令人思未涯。

    再如《江外除夜》:

      千门庭燎照楼台, 

      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  

      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

      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

      谁能呼酒祝昭回。

    再如《滕王阁春日晚眺》

      凌春帝子阁,

      偶眺日移西。 

      浪势平花坞,

      帆阴上柳堤。

      凝岚藏宿翼, 

      叠鼓碎归蹄。

      只此长吟咏,

      因高思不迷。

    曹松有些小诗写得温柔可爱。

    像这首《春草》:

      不独满池塘,

      梦中佳句香。

      春风有馀力,

      引上古城墙。

    《寒食日题杜鹃花》也如此:

      一朵又一朵,

      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

      总在此花枝。

3,

      曹松最有名的诗句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己亥岁感事》(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首诗写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当时正值唐末战乱,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

      江南泽国水乡原本是富庶之地,但战事一起,百姓如何能谋得安稳的生活呢?诗人悲愤地质问:请君别再提封侯的事了,将领功成名就的背后,是无数战士(也包括老百姓)的累累白骨。

      曹松身处唐末乱世,亲身经历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祸,此诗有感而发,不是写一次战役,而是概括了唐末甚至古往今来战争带来的灾难,所以,“一将功成万骨枯”自问世以来就被视为最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的诗句之一,甚至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4,

  曹松中进士后,当了小官“校书郎”,属于秘书省的属吏。此时唐朝已经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两年后,曹松去世,又过了几年,大唐灭亡。

      曹松的一生,伴随着唐朝最混乱的时候,宦官杀君立君、军阀割据混战、农民起义遍地烽烟,在这种环境里,他还执意科考,力图为国家做点事,也真不易。

      有人说曹松一生很悲剧,也未必,科考、隐居、漫游,做自己喜欢的事,挺好。

相关文章

  • 杀、盗、淫、妄、贪、嗔、痴

    【杀】 晚唐诗人曹松《己亥岁》中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谓人类争战历史的写照,秦将白起与赵军长平之战,坑杀降兵四十万...

  • 一将功成万骨枯

    出自晚唐曹松的《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

  • 张看水浒55| 凌振啊,你的特长是放炮

    文|张看 1、“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唐代曹松《己亥岁》中的诗句。曹松(828年-903年)活了75岁,他考中进士那...

  • 桐城文化名人|曹松

    曹松(约830---903)字梦征,舒州人(清《一统志》注桐城人,一说潜山人)。晚唐著名诗人。 曹松生活的年代,战...

  •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感事》唐·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是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

  • 伤感诗词

    伤感诗句|岁月更迭,悲凉还休,最是人间留不住。 1.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二首》 2....

  • 最是人间留不住——诗词分享收藏

    1.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二首》 2.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沈复《浮生...

  • 很多人只知道一句的古诗词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唐·曹松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

  • “一将终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是唐代曹松《己亥岁》中的诗句。全诗是这样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

  • 唐·曹松《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情人眼里出西施 清·黄增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文】晚唐曹松:“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nv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