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梅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浅绿色的茶水冒出淡淡的香气,回望起自己的一生。
她出生时在一个农村大家庭中,有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后来又有了弟弟妹妹,婶婶及两个堂弟。多少年一家人团团结结,让村子里许多人家羡慕。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喜欢学习读书,是村子里的能人,他从村干部干起到镇干部,直干到市里主要领导。
母亲最早是村子里的小学老师,小时候家里困难,父亲每天上班顾不上家里,奶奶是小脚,母亲和爷爷叔叔干农活,自己也早早长大可以帮母亲做饭。
还记得那些在农村生活的场景,奶奶的慈爱,爷爷的严厉,母亲的温和,陪自己长大。小时候叔叔骑车带自己去镇里赶集,姑姑带自己去姥姥家走亲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后来又有了弟弟,妹妹,叔叔结婚有了婶婶,又有了两个堂弟,他们四个相差不多,却从未打过架,在那困难缺少食物的时候,也没有分家。那时父亲己到镇上上班,挣着微薄的工资,爷爷在村供销社上了班,叔叔婶婶包了家里的地,不辞辛苦地挣着吃喝。
一大家子人相互照顾着,那时弟弟身体不好,从小就弱,记得奶奶总是把鸡蛋留下悄悄给弟弟吃,大家都知道却从未有过意见,那时的日子虽然生活上辛苦,缺吃少穿,却是多么幸福。
自己快上初中时父亲到了市里,分房子后一家也跟着进了城,母亲安排了工作,姑姑和奶奶来帮忙做饭照顾孩子们,叔叔一家还在农村种着地,爷爷上着班。记得用粮票那几年,叔叔常常把好的粮食送到自己家,因此家里从没有缺过粮食,而父母也念着叔叔婶婶的好,以至后来把两个堂弟都安排到城里上班。
几年后,姑姑招工上班在自己家住了几年直到结婚,因此姐弟三个一直和姑姑感情很好,陆续地孩子们都在长大,上学上班结婚成家。
记得自己毕业后去了银行做会计,后来找了对象江儒是个建筑工程师,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出差在外,因此即使结婚了也常在家里住,后来他又去省城学习考上了博士,留在那里工作。
那时自己已经生了女儿洋洋,找了个保姆,一起生活在父母家,妹妹结婚后分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家。弟弟也找了媳妇儿,婚后住在家里,媳妇儿就是庄晓月,漂亮直率的性格,正与弟弟的少言沉闷互补,虽然他什么也听晓月的,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多事上让着她。
后来有了侄子沈远阳,女儿元元成了姐姐,远阳是个憨憨的弟弟,姐弟俩感情挺好,从小没打过架,这是让大家欣慰的。当然平时工作忙,那时自己和老公江儒正是事业上升期,也没时间关注孩子,平时都是保姆一手带着。
不过赶到江儒休假时,一大家子在一起欢声笑语,江儒热心、智慧、高情商,尤其对孩子们上心,关心着每个孩子的成长。
两个堂弟来到城里后也加入了大家庭,成为父母的好帮手,他们也常来家里吃饭,那时爷爷奶奶都在,四世同堂的家充满欢声笑语。
女儿元元上四年级时,自己调去了省城,也才离开了父母家,那时与庄晓月联系多,主要靠电话,家里的事大部分都是通过她的口传给自己。
那期间叔叔和婶婶来到城里,给两个堂弟看大孩子,爷爷奶奶老了与他们同住,叔叔一直伺候在身边,爷爷奶奶都是九十多去世。
后来母亲生病,父亲生病,相继去世。
从什么时候开始庄晓月变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