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晚,《为孩子立界限》读书会开始学习本书的第二部分孩子需要知道的界限十律。第四章 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这一章 介绍的是因果律。请大家有时间务必先看看书,并思考: 1,因果律是如何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2,为什么要给孩子一定范围的选择权? 3,关系上的后果与行为的自然后果是什么意思? 4,你是如何理解爱与自由的关系的? 5,你是如何理解伤害和痛苦的区别? 6 请回忆自己在平时的育儿实践中,使用因果律的经验和教训。带来与大家分享。
家长们,读书会,顾名思义,是要先看书,要不只能看到文字,希望通过今天晚上,大家对于以后推荐的书籍及时从网上订购阅读
今晚的读书会开始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313/6d8503f36e4e7e49.jpg)
分享1:当一个人的行为导致他必须面对现实的结果,如痛苦、损失时间、金钱、财物、喜爱的东西,看重的人……时,他才会有真正的改变。
开篇的两个例子说明: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在指定的时间你没有做完约定好的事情,那么,你就一定不可以和我们出游。
分享2:“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
而当我们承认要为错误付出代价时,不正是从中学习教训吗? 实实在在的损失促使我们改变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313/db13f34a5479bdbe.jpg)
因果律是我们每日所依赖的正负法则。正面的“因果律”给我们适度的能力感和对生活的掌控力。负面的“因果律”让我们对坏事有健康的惧怕感。事实上,这两种情况都会带来痛苦:失去现实中美好的事物以及需要去面对坏的事物。
分享3:让孩子承担后果,会使“父母替孩子负责任”转成“孩子为自己负责任”,使“这是父母的问题”转成“这是孩子的问题”。
家长们,读书会,顾名思义,是要先看书,要不只能看到文字,希望通过今天晚上,大家对于以后推荐的书籍及时从网上订购阅读
虽然这次看这本书的家长比较少,既然我们约定了是读书会就不会改变,希望大家今天过后马上行动购买书籍,下次再分享,我们就能懂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313/7d2d106e790c9176.jpg)
太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没有变成他们的问题,这些行为没有让他们为所看重的事付出什么代价。反倒父母让那个问题成为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请记得,孩子需要为自己必须承担的后果担心,并且自己去解决那个问题。
分享4:因果律教导孩子生活中最基本的功课: “节制”。 他们可以从中学会“我在掌管自己的生活品质”,他们知道可以作选择:或是可怜兮兮地待在家里,或是到外面玩得很开心。 选择做你该做的事就可以玩,选择不做就要付出代价,两者都是你——不是你的父母在管理你的生活。
分享5:这个法则的公式是:给孩子自由,容许他做选择,人挪活招那个选择去处理后果。当孩子好好负起责任时,要不停地给予赞美,增加他自主的机会,确定他们知道他之所以能得到更多的权利,是因为他们值得信赖。
自主=负责任=承受后果=爱
分享6:如果孩子种了不负责任的因,就会收到痛苦的果;种了“负责任行为”的因,不但会收到好结果,也会令他们想要选择那条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313/40145df3e96b9eef.jpg)
分享7:我们要让孩子有少量的自主权,让他在那样的自主权里面作选择,然后让他在这些选择里面承担后果,这样就可以培养出有爱心的果实。 对大人亦然——给予自由、要求负责、承受后果,至终成为一生都充满爱心的人。
插手干预:父母很难狠得下心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父母天然的倾向是帮助孩子摆脱困境。
如: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最后没有完成,家长帮助孩子赶作业,这样会让孩子养成做事拖延的习惯
分享8:做父母的经常会排拒因果律所带来的后果,因为他们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 但你宁可让孩子现在吃点苦头,不要让他以后吃苦头。 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你要确定这些不负责任的后果,仅仅是失去一些“权利”而已,而不是失去职业或婚姻
认同孩子痛苦的同时,可能会真的让孩子感觉到痛苦
分享9:避免情绪化的后果,要施行现实的后果。 生气、内疚、羞愧并不能教导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失去金钱或玩电脑的时间,所带来的痛苦会教导他学得更好。
一个人之所以会成长,秘诀在于,他一再地得到关爱和真理。你给予一个人关爱,加上真理,然后一再这样做,就会使这个人有最大的机会成为好品格的人。
分享10:给予即时的后果。孩子越小越要给予即时的后果。对很小的幼童,坚定的“不可以”、罚坐、隔离、用力打屁股,都会很管用。避免情绪化的后果,要施行现实的后果。生气内疚羞愧并不能教导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失去金钱或者玩电脑的时间,所带来的痛苦会教导他学得更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313/5cf61a7d1ebc9f70.jpg)
分享11:我们认为有两件事可以给予奖赏:
(1)获得新的技能。
(2)特殊的表现。
我们不认为对下列的事情要给予奖赏:
(1)做一般适合年龄要求的工作(例如生活技能)。
(2)做别人期望你去做的事(例如工作)。
当7-8岁的孩子做点家务,不需要太过夸张的表扬和奖赏。
分享12:一旦孩子学会了过负责任生活所必需的技能时,就不能让他再期望收获奖赏。相反的,如果他们不去做,倒是要为此付出代价。代价不是惩罚,代价也不是情绪化的表达,而是付出的后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313/e7bfe33d261efdbd.jpg)
分享13:“成熟”就是不再要求生活符合我们的要求,而是开始去符合生活的要求。因果律着重在符合生活的要求,否则就要经历痛苦。
分享14:看完本章,您需要记住的道理是:
1. 当孩子的行为导致他必须面对现实的结果,比如痛苦、失去金钱等等时,他才会有真正的改变;
2. 给孩子自由,容许他作选择,然后照那个选择去处理后果;
3. 你的目标不是要控制孩子,让他们做你要他们做的事,乃是给他们选择去做想做的事,并且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是非常痛苦的,使他们不想去做错事;
4. 父母需要对“让孩子受苦”这件事放轻松些;
5. 生气、内疚、羞愧并不能教导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失去金钱或玩电脑的时间,所带来的痛苦会教导他学得更好。
当保持现状的痛苦比改变的痛苦来得大时,我们就会改变。“后果”所带来的痛苦激发我们去改变。现实不是我们的敌人,乃是朋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313/7d15281d50fa37dc.jpg)
4月2日快清明节了,下次读书会的时间是4月12日,周日晚8点半,我们不见不散,希望大家尽快购买这本书,我们共同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