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以亲情为主题的微电影《最好吃的饭》风靡网络。这部电影只有四分钟,但却使数百万网友潸然泪下。它凸显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亲情,因此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 亲情可以说是人类所有感情中最伟大的,它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无所畏惧的勇敢。该微电影中的母亲双目接近失明,而且腿脚不便,但为了给生病的女儿做一顿饭,母亲翻过两座大山,跨过4个省,去给女儿做了一顿饭。虽然米很硬,菜很咸,鱼鳞还没有刮下去,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部电影剧情很简单,编导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编出了剧情。就是这么普通、简单的剧情为什么能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觉得应该是对父母的愧疚之情。的确,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每天奔波于城市的各个地方,平时很难回家看望父母,到了节假日,他们也想着出去旅游或是在家休息,他们永远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而父母在做事时,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父母和子女的区别。 中秋节到了,在这个本该团圆的时刻,今年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事也不大,就是中秋节当天是假期最后一天,很多上班族表示如果要回家过中秋节,第二天就不能赶回去上班,就只好放弃回家。中秋节不回家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平时多回家,是不是节日倒无所谓。但是,对那些不经常回家的人,你可能不会知道父母为了你回来打扫了多少遍屋子。“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一年多了,收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恐怕,它也只是流于形式了。入法是远远不够的,入心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公园里一个老人问边上的年轻人,“地上是什么”,年轻人说“麻雀”,过了一会,老人又问“地上是什么”,年轻人略提高了声音“麻雀”,老人第三遍问,年轻人终于不耐烦了“麻雀,您一遍遍地有什么好问的?”老人说“你小时候问我一个问题,常常重复几十遍,我每次回答都好开心。”这就是为人父母的心。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是永远无法还清的。我记得自己上大学后第一次回家,父亲对我说,你走了,我的半颗心也跟着你去了,我听了,心颤了一下。在外面的日子,我只顾着沉醉于新奇的世界里,却忘了在家苦苦等待自己一个电话的父母。 如果有空,常回家看看吧,工作随时可以做,但父母不能等,也等不起,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