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人生的束缚,不过尔尔

被讨厌的勇气:人生的束缚,不过尔尔

作者: 慎可 | 来源:发表于2020-07-07 13:32 被阅读0次

你是否因为自卑而错失了很多选择与机会?

你是否因为内向而怯于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

你是否因为想要获得认可不被别人讨厌迎合所有人的请求?

你是否因为一个未实现的目标否定了过程的所有意义?

……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让你阅读非常顺畅的书,对话式的行文能够让你充分融入情景,争辩和讨论的议题也能够很好地映射我们的生活。但是,总结和提炼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全书具体脉络如下面的思维导图(含泪整理)。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解释了很多我们一直在经历,但又始终无法解开的困惑。这些困惑,关于过去的经历、关于当下的人际关系、关于未来的自我实现;关于个人性格、家庭关系、工作与爱。阿德勒心理学,就是要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

通常我们在遇到这些困惑时,会把问题的原因归咎于父母、家庭、社会,但阿德勒却认为人生的责任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身上。让我们可以获得自由并承担责任的,正是我们人人的需要的“被讨厌的勇气”。

生活给了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实践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作者将人生的束缚概括为三类,这三类束缚贯穿我们的一生,是组成我们不同阶段烦恼的根源。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 ----------------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决定论”派相信,现在的状况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的经历会成为心灵的一部分,进而决定我们的人生。比如童年的阴影导致孤僻的性格,家庭的矛盾造成孩子的叛逆,一次失败的打击让人一蹶不振……

但在阿德勒看来,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怎么看待我们过去的经历。虽然我们并不能否定过去的经历所产生的影响,但这种转变本质上的不同在于,过去的经历是不能改变的,但我们看待过去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阿德勒的“决定论”认为,我们的心理症状和行为,与其说是过去的产物,不如说是为当下的“目的”服务的。

比如很多人跟异形说话会脸红,通常会被归咎为内向、腼腆(由于过去长期的习惯塑造成的性格),这通常是“决定论”的观点,这样的思考方式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一旦我们陷入“决定论”,就很难去改变这种现状。要知道,改变性格这件事太难了,过去的经历也根本不可能被改变。

但如果我们用“目的论”来解释,我们出现脸红、结巴的症状,不过是用来阻止我们“与异性说话”的行为,以达到“不被拒绝”、“不出丑”的目的而已。这样的转变,我们会发现自己现在的行为,并不由过去的经历(塑造的性格)所决定,只来自于当下的目的。

为什么我们通常没有能够改变?我们只是在变化带来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更容易选择后者。“目的论”让我们有了改变现状的可能性,我们需要的是改变的勇气。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 ----------------

我们的很多困扰来自于对他人的评价与期待。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与自卑。

一方面,优越性是人们普遍性的追求,大多数人都处于渴望进步的状态。对优越性的追求让我们一直处于与他人比较和竞争的状态,竞争必然带来胜负关系,而这就是束缚的根源。

另一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寻求他人的认可,通常以满足别人的期待来实现。这就不难解释,很多所谓的“老好人”其实是在通过满足别人的期待,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孤立的个体,没有任何社会属性,那便不会有追求优越性和他人认可的需求,也就不会有“人际关系”的束缚,但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

摆脱人际关系的束缚,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两个概念。

1.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要分清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他人的课题,并遵循“不干涉他人课题,也不让他人干涉自己课题”的原则。

要做到“课题分离”,首先要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比如最常见的亲子关系里,通常父母不能够很好地区分自己的课题和孩子的课题,以至于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了你好”。

要做到“课题分离”,就不要寻求他人的认可或者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按照他人的认可而活,是更容易的事情,但同时你也会失去自我,这实际上是一种“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的生活方式。

“课题分离”的目标是在不干涉他人课题的同时,处理好自己的课题,掌握好“课题分离”,便能够很好地从人际关系的束缚中抽离出来。“被别人讨厌”就是重获自由的证据,但请记住,“被别人讨厌”并不是主动作恶,而是你可以放下“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的束缚,能够接受“被部分人讨厌的人生”。

阿德勒将我们人生的课题归纳为三类: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说到底,我们这一生都在处理工作、交友、爱这三种课题的人际关系,我们的困扰也大多来源于此。在阿德勒的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类似于“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我们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而独特的。

2. 共同体感觉

我们通常更容易以纵向关系的方式与别人相处,比如习惯批评和表扬,这实际上是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的评价,是操控别人的表现。而更好的方式是建立横向关系,用鼓励代替表扬和批评。

在阿德勒看来,受认可欲求的束缚事实上是另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法则,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都是把自己看成了世界的中心。要从认可欲求的束缚中走出来,就要将对自己的“关注”,转换为对他人的“关心”,建立“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是要学会接受不能被改变的事情,比如童年的阴影、原生家庭状况、失败的经历,接受自己“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

“他者信赖”是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为对他人的关心,并且这种关心应该是不寻求任何回报和任何附加条件的。

“他者贡献”则是要在共同体中贡献自己的价值,阿德勒的心理学可以说是“勇气”心理学,有价值感则就有了勇气。

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体系中,“共同体感觉”是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获得我们所说的归属感。试想一下我们在任何一个群体中(家庭、职场、社会)获得了归属感,那么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幸福感。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 ----------------

很多人的目标远大,觉得当上CEO,迎娶白富美才算实现了人生目标,而此前的生活,都只是铺垫而已。当我们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事实上是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我们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发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起早贪黑,生活水平却一直停滞不前,意义是什么?看别人功成名就,自己却碌碌无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通常产生这样问题的人会认为,人生只有活在“达到预设目标”的理想状态才算有意义,而如果达不到这种达不到这种状态,以及达到这种状态之前的生活,都是没有意义的。

要从未来的束缚中走出来,首先要重新定义人生的意义。阿德勒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是一条线,而是“点”的连续,“线”和“点”的区别在于,我们不是活在“在路上”,而是“此时此刻”。人生更好的现实性是,把过程本身也看做结果,这样人生就不会只聚焦于某一个点。

要从未来的束缚中走出来,就是不要纠结于“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认真做好当下的事情,要一直处于人生的完结状态,而不是准备状态。要假想如果人生就在此刻完结,要思考是否当下的状态足够精彩。

要从未来的束缚中走出来,就要承认“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都是自己赋予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曾经树立的远大目标终其一生也难以实现,那这样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吗?甘于平凡,认真过好每一天,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爱自己喜欢的人,存在就是意义。

---------------------------------------------------------------

最后,附上本书推荐序的一段话,我觉得应该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心境:

很多时候,我会感觉我就是书中不断发问的青年,有一些基于“常识”和思维定式的理解和认知,不太能够承认阿德勒的思想,但是终究会发现,那些“常识”和思维定式正是束缚自己的东西,只有从过去、人际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改变。

正如本书推荐人“胡慎之”所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以治病的良药。也许阅读过程中你会被作者的“犀利”颠覆三观,心生不爽。但不爽之后,抬头看窗外,满目清凉,世界会美好很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人生的束缚,不过尔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ua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