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要的小事:到喜欢的学校读喜欢的专业

重要的小事:到喜欢的学校读喜欢的专业

作者: 大耳朵的小圈 | 来源:发表于2016-09-04 18:02 被阅读0次

    哈佛首任女校长Drew G. Faust在08年致本科毕业生:

    Go where you want to be and then circleback to where you have to be.

    (1)

    最近经常听我最大的学霸朋友聊起她的表弟和表妹们,他们共同面临着高考后学校、专业的选择。H是表妹之一,最新消息是这个表妹拒绝家人的陪伴,和几个到北京求学的同学同行,已经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H是一个温婉的女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是班上最拔尖的,但是高中三年一直担任班长职务,也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她喜欢研究植物,逛公园我们只是走走看看呼吸新鲜空气,她能够仔细辨别出一花一草一木,并且已经不屑去厦门植物园这种地方,因为南方的植物她已经非常熟悉。读书期间,她知道北京有一难得的植物展览,通过跟北京的学长学姐以及相关的大学社团联系,只身一人跑到北京去参加展览,直到上了火车才告知家人她的行程。

    高考成绩出来后,家人意见一致,要求H要填报省内一本学校、师范专业,理由无非是女孩子不要离家太远、毕业后当个老师挺合适的。然而这次面临人生重大选择,H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不是这些。

    朋友是H在家中最大的支持者,也肩负着做通家人思想工作的重大责任。最开始,H说她最中意的是云南大学的植物学专业。朋友听后愣了一下,但是H很快罗列出多条理由说服了朋友,朋友相信H真的是热爱这个专业,并且自己做了很多的搜集分析工作。后来,H又了解到北京林业大学也有类似的专业,但是是理科专业,身为文科生的H,又仔细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跟我朋友商量准备投报北林的这个专业。

    身为大学霸,朋友最欣慰的是,这个表妹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够清晰地规划自己想要的未来,并且不是一时肾上腺激素的热情,而是全面分析、搜集资料后才得出的合理选择。而家人的很多意见,不过是道听途说,他们基于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热门的,连这个学校、这个专业都不了解,就做出不支持的判断。因此朋友也是不遗余力地帮助H,跟家人做了很多的工作,终于让家人都同意了H的选择。

    朋友跟我讲的时候,除了惊讶,我们都相信,这样的H未来会走得更远更好。

    (2)

    我和朋友高考的时间H早了十年,但是有些想法、做法,已经被她甩了二十年。她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们那个时候能够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已经是很厉害的觉醒。

    高二文理科分科的时候,我和朋友都因为数学成绩可以在文科成为优势,被老师们说服转到文科班。那年高考,我和朋友都没考好,吵着要复读再考一年,考到自己心仪的学校,被家长们以不想我们太辛苦制止了。当初,我们都不能据理力争地去反对,最大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去争取,就算争取到了我们也没有把握自己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多大的责任。

    或许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特点,我们不擅长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专注和付出。让我们去寻找自己喜欢什么,就像让没有学会走路的人去思考跑步到底是什么感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是思考不出自己喜欢什么的。因此,过多的思考这个问题,反而会让自己患得患失,不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还好,专业的选择还有一点自主权。朋友去了厦门大学读了工商管理专业,逢人就被问,毕业以后是到工商局工作的么?而我选择的社会工作,很多长辈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知从何问起了,只能尴尬地问你这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呀?我说:社会上的事情都能做。

    直到大学之后,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更自由的氛围,我们才慢慢去寻找自己,学会怎么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一个要用一辈子去解答的问题。太多太多人给出了他们的建议,李开复说“从心所欲”,Steven Jobs说“follow your heart”。但是其实这是一个一生的话题,这种自我觉醒是一辈子都做不完的功课。

    (3)

    Drew G. Faust那句话的意思就是:先去尝试你最想做的东西,不用考虑太多。竭尽全力去试。如果真的不可为之的话再回到你只能去做的东西,这时候也能踏踏实实做出成绩来,不再疑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要的小事:到喜欢的学校读喜欢的专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wl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