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

作者: 读书笔记汇 | 来源:发表于2024-03-14 21:39 被阅读0次

《自我的追寻》

“第一章  问题

人本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self-renunciation),也不是自私(selfishness),而是自爱(self-love);不是否定个人,而是肯定真正的自我。人要想对价值获得信心,则须了解他自己以及了解他的本性是否具有向善和自发创造的能力。

第二章  人本伦理:生活艺术的应用科学

尽管人类学和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我们对人性只有一种假定的看法。关于构成“人性”的经验性与客观性记载,假如我们能体会夏洛克对于犹太人和基督徒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在广义上所代表的整个人性,就不难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没有犹太人的眼睛?没有犹太人的手、器官、特质、本性、感情、热情?难道不和一个基督徒一样,吃的是同样的粮食、会受同样武器的伤害、受同样病痛的侵袭、被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夏天感到同样的温暖、冬天感到同样的寒冷?假如你刺我们,我们不会流血吗?假如你搔我们,我们不会发笑吗?假如你毒我们,我们不会死吗?假如你害我们,我们不会报复吗?假如我们在其他方面都和你一样,我们将和你没有分别。”

第三章  人性与性格

我们已经说过,创造是与世界建立关系的特种方式。那么所发生的一项疑问就是:有创造性的人是否能创造,如果是,他创造了什么?虽然人的创造性确能创造属于物质上的东西,艺术作品及思想体系,但最重要的创造对象是人自己。

智慧发展的过程并不是自动的。它需要创造性的活动使人在情绪上和智力上的潜能复活起来,使他产生自我。“自我”的发展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可以说这是人的处境的悲剧;甚至在最好的环境下人也只能实现一部分的潜能。人总是在他还没有充分诞生之前即告死亡。

我们可以分辨出以下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生的关系、退缩-破坏、爱。

第四章  人本伦理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自私的人也就是自恋,这种人似乎是从爱人转变为爱己。诚然,自私的人没有爱人的能力,而且他们也没有爱己的能力。

不过,学习如何了解个人良心的呼唤,是件极为困难的事,其中有两项主要原因。要想听取良心的呼声,我们必须有听从自己的能力,这正是今日大多数人难以办到的事。我们会听从每一种呼声和每一个人,却不会听从自己。在每一种场合,我们往往很容易使自己受到各种意见的干扰与各种观念的驱策:如电影、报纸、广播、无稽之谈。如果我们故意阻止我们听从自己,我们绝不会有所长进。

听从自己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这一艺术需要另一项现代人罕有的能力:自我独处的能力。事实上,我们对于孤独自处具有一种恐惧感;我们宁可有一个最平庸甚至令人厌恶的同伴,宁可参与最无意义的活动,也不愿意独处;我们似乎害怕面对自己的情景。这是否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是个非常恶劣的同伴呢?我认为害怕独处,是唯恐一旦见到自己是一个既很熟悉却又如此生疏的人之际,会感到惶惶不安,有时近乎惊恐失措;我们畏惧,于是我们逃避,我们失去了听从自我的机会,继续忽视我们的良心。

人体的需求没有达到,会产生不安的压力,压力消除便带来满足。真正缺少者,乃是满足的基础。在另一项意义上,不合理的欲望,也是源于个人缺少安全感并且焦虑,迫使他产生怨恨与嫉妒,或者屈从;满足这些追求的享乐,其根源是创造力的根本缺少。生理上的需求与不合理的心理需求,皆属于一种缺乏的现象。

相关文章

  •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1)

    《自我的追寻》(Man for Himself)是美国心理分析学大师艾·弗洛姆(Erich Fromm)的重要...

  •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2)

    接上节第三章。弗洛姆将性格类型分为非自发创造性指向和自发创造性指向两大类。其中非自发创造性指向又分为接受指向、剥...

  •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4

    弗洛姆批判享乐主义,认为享乐不能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准和人的行为的指导方针。他赞同斯宾诺莎的观点,即享乐不是行为...

  •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3

    第四章标题为“人本伦理的问题”。伦理的宗旨是打破自我主义,而人类有着利己的本性,这就使人性与伦理之间存在矛盾...

  •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6

    第五章,也即最后一章的标题是“今日的道德问题”。弗洛姆认为,人真正的“堕落”是屈从于权力引起的恐惧和权力...

  •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5

    弗洛姆在第四章第五部分讨论了人的道德力量。关于人到底性善还是性恶的问题,弗洛姆说,我们总是有意识地相信人的权...

  • 《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4

    弗洛姆批判享乐主义,认为享乐不能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准和人的行为的指导方针。他赞同斯宾诺莎的观点,即享乐不是行为的...

  • 自我的追寻

    弗洛姆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著作...

  • 《自我的追寻》

    关于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犹太人。他不仅是精神分析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也是一位极负...

  • 自我的追寻

    插空为自己活着,也是不错的活法。 20岁的时候努力考大学,如愿以偿。25岁之前,在大学浑浑噩噩,26岁的时候换了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的追寻》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ww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