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庭建设,应任重道远

家庭建设,应任重道远

作者: 刘嘉琪 | 来源:发表于2025-01-13 12:23 被阅读0次

三、家庭建设,应任重道远

1.政府

15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家庭教育提供方向性指导。根据学习相关的文件,我们明确政府在为提高家庭教育建设一直在努力。

2.社区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强调要“社会协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识宣讲,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可见,社区的力量如果运用得力,那将是服务家庭教育最好的保障。

但是运行存在一定难度,社区、村两委的意识问题决定运行的持续走向。如果把这项列出来并持续进行,那么这项工作就会发挥其重要力量。

3.家庭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主力军,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修订后增加了家庭教育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0-3岁要重视家庭各成员角色的作用发挥父父辈、祖辈联合教养的正面理念;3-6岁带领儿童感知家乡和祖国的美好;12-15岁提高儿童的信息辨别能力;15-18岁加强美育的指导。修订后增添的内容就是我们现阶段比较薄弱的项目,所以,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落实到自身身上:我们需要加强学习,学习专业法律文件,了解家庭教育的前沿动态;学习专业书籍,根据专业书籍的内容,选择性的学习适合自己家庭的内容,如在婴儿阶段读孙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含义,在幼儿读陈鹤琴的《家庭教育》,追踪孩子的心理等等,每个年龄阶段有对应的书籍;除此之外,家长的见识、阅历也决定家庭的走向,积极学习“中西马”,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西方不同理念,还有哲学的辩证思维。

家庭建设,最终落实在“家”身上,我们要有足够的意识:不管身处何处,我们都要有“家”的意识,不仅是情怀,更是真知。我们不仅要建设好自己的小家,还有积极和“大家”的互动,我们小家的组合,是大家的托举,我们需要在一代一代人中逐渐托举更为广阔的家。

4.我们项目组

我个人觉得项目组的朋友呈三级阶梯分布,不同的年龄、阅历、思想、见闻、原生家庭等造就共同学习的群体。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三级带动,一级阶梯的老师进行把握方向,二级阶队的老师理论引领动态,三级阶队进行实践运用,通过三级家校协作运行模式,最终进行汇总形成一套适合中学、小学的家校协作的运行方式,把它固化出来。

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家庭之间的互助在减弱,大家的流失,小家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家”为纽带,不仅有大家的助力,小家也在独立的成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希望我们不管身处哪种身份,我们都可以建设好自己的大家、小家。

家庭建设中难免出现问题,但我们有社区网络形成的保障,有学校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有家长明确的主体责任。各方面的力量都在协调助力,强化沟通与理解。为此,我们要一直在建设家庭的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建设,应任重道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xb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