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吴越文化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作者: 玫瑰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15:04 被阅读1次

玫瑰姐的话:

“我从不停止写作。虽然有时候写的东西很愚蠢,但是写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写强。”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

今天终于读到一个女作家说“写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写强"。感觉这个话是说给我听的,每天当我打开电脑的时候,总感觉想说些什么,想写些什么,这样的一天好像才有意义。

一起读读龙应台的”为什么学文学哲学和历史“,那朵沙漠里的玫瑰也是玫瑰姐心心念念着开放的,我们的身体是心灵的镜子,想要和那朵玫瑰一样吗?用写作用读书用文字滋养你的灵魂吧!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今天写点什么呢?

玫瑰姐前些日一直在探讨”吴越文化伊水相依”的包容性,展示了那些从吴越文化中走出的如水般柔中带刚的女子们,其实吴越女子更有着她恰到好处的自信优雅和坚持,有时候就如沙漠里开出的玫瑰,无论环境如何艰难,那从骨子里血液中绽放出的优雅和高贵,是那样的恰到好处而又不张扬。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相信大家一定对川沙(下)篇中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印象深刻。然而民国初年一个母亲要面对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一个已婚已届不惑之龄,相差27岁的夫君,而且正在流亡,虽然两家私交甚笃,虽然对方曾贵为临时大总统(宋庆龄(1893—1981),1915年与孙中山(1866—1925)在东京成婚),我无法想象这个母亲当时是如何一种心境?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当我从川沙”内史第“宋家姐妹儿时的居住地走出来的时候,这个疑问就一直伴随着我。

夏日的城市街头,又一次从上海图书馆走出,回想着刚刚查看的资料:1915年6月,当22岁的宋庆龄向父母提出要与孙中山结婚,宋嘉树夫妇是震怒惊骇,甚至破口大骂孙中山,倪妈妈更是泪眼婆娑地劝导庆龄说:孙已有妻室,儿子孙科比你还大,你可有想到过你的未来?当孙中山表示至死不渝要娶庆龄之后,倪妈妈其实是背着夫君默许了女儿自己的选择。

这是迄今看到的档案中来自宋庆龄父母一面的说辞。从上图沿着淮海路向东几步,当我置身解放后宋庆龄一直在上海的居所淮海中路1843号时,仿是对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更深的感悟....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宋庆龄可以说是民国时期从吴越文化中走出的女子的代表。

吴越女子的随和温柔是从骨子里带来的,打我从记事起,听到的是外婆的吴侬软语,看到的是姨妈的精致能干,电视里宋庆龄的形象始终是挽着发髻温柔端庄的,是最符合孩子眼里带着红领巾的慈祥奶奶。可是吴越文化里的”和“,不是和稀泥,更不是没原则。这么一个温和、温婉的女子,年轻时,玩起个性来,也甩当今90后几条街。因为崇拜,因为要追随中山先生的理想,心中一样可以燃起救国救民的火焰,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嫁给比自己大27岁的大叔。一再揣摩当年少女的心思,这件事自始自终是宋庆龄自己的选择,受过良好西方教育,吴越女子心底的那份执着与坚持一定大于冲动,有感性,但也有理性。

所以吴越女子最好的性格,除了善良温暖,有原则,有底线,更有自己的个性和主见。一直到今天那些坚持自己选择的女子永远让人印象深刻…

结婚十年,1925年民国国父她的丈夫先她而去,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这美好的十年大抵奉献了一个女子一辈子所有的激情,够她支撑以后所有漫长的人生。二楼卧室壁炉上中山先生使用过的八音钟,永远停留在了先生去世的时间......肃立在这一刹那,我的心中满是泰坦尼克的主旋律:我心永恒~~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当时新寡的宋庆龄竟然敢大骂她这个妹夫是“冒牌领袖”。

有光芒,也有锋芒。不为了引起谁的注意,只为忠于自己的内心。

恰到好处地活着,不迎合,也不走极端;不张扬跋扈,也不自怨自艾。

认同,却不苟同;热情,却不急躁;自信,却不傲慢。

这就是从吴越文化中走出的女子,勇于坚守自己的内心信仰,自信高贵的精神可以穿越任何时代。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有一年过年三亚海边的酒店,当我不期而遇面对面坐在杨振宁、翁帆对面,面朝大海吃着自助早餐时,在我眼前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对相携的伉俪,和海上日出时的倒影一样绵长而美丽…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宋庆龄出身“高调”,自幼有着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但她的一生始终低调而内敛,坚持着自己内心的信仰。中山先生去世后,没有孩子的庆龄守寡56年,辛酸可想而知。但她始终尽己所能,为百姓做善事、做实事,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的尽头。

最好的人生,莫过于能享受上天的馈赠,也能承受命运的打击。哪怕身陷困顿,依然有能力把生活过的有声有色,趣味十足。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更多要看他陷入困境时的姿态。能屈、能伸,能讲究、也能将就,这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恰到好处地活着,寄情诗和远方,也认真经营当下的生活,在心里种菊。无论好的、坏的,都把它变成生命中最美的风景。这也是吴越女子在沙漠中绽放的最美的姿态。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古人形容美女,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齐白石评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所有最好的,不过刚刚好。

当初看到新建的寓所时,宋庆龄说:为我修这个房子,花钱太多了,太多了!真是的!真是的!她觉得房子够住就好,日子开心就好。卧室里的藤木家具是父母送给她的嫁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生她一直留在了身边,也许多少个不眠的孤独之夜,她就坐在这个藤椅上良久良久.......

恰到好处地活着,不一定拥有很多,但一定有自己坚守的信仰和心爱的东西相伴。

恰到好处,或许只是,你爱的人,刚好也爱你,相濡以沫,岁月静好。

恰到好处,或许只是,蜗居小室,代步小车,安宁温馨,恬淡幽静。

恰到好处,或许只是,三五知己,清风细雨,品茶煮酒,长谈短论。

有自己爱好,却也无需多;称不上学富五车,却也不是胸无点墨。

成功时有人庆祝,受伤时有人呵护;快乐时有人分享,无助时有人拥抱。

这样活到老,岂不刚刚好?

恰到好处地活着,把人生该有的都走一遭,该爱的都爱一遍。

心怀梦想,却不急功近利;悲喜交加,但永远心怀感激。

这样的人生,多好!

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以此小文献给所有从吴越文化中走出的女子:温柔端庄、优雅高贵,坚守信仰,恰如沙漠中绽放的玫瑰~~~

注: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年-1923年),短篇小说家,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著名作品有《花园酒会》、《幸福》和《在海湾》等。她的创作指向女性的生存处境,她以独特的形式,对女权解放这个社会问题提供了文学的解救之道。

作者:格格,一个爱自由爱读书的上海玫瑰女人,复旦工学硕士,社科院经济学博士,曾为国际著名汽车公司中国区高管,自由撰稿人。颇具人文情怀,射手B型,去过一些国家,见过一些人,读过一些书,做过一些事。喜爱笔尖上的文字,舌尖上的美食,脚尖下的旅途,本着一个学者的严谨治学态度,愿用文字弘扬历史人文,抒写美好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越女子的优雅:恰到好处的自信与坚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cp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