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是意思是看清现实趋势,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吴越之战,越王勾践轻视了吴国的实力,不听大夫范蠡的劝解,而险些亡了越国。越王勾践深知自己的过错,并且虚心请教范蠡该怎么办?
为了扭转局面,在范蠡的规划下,越王勾践经历了长达二十二年的卧薪尝胆,终于成为了一方霸主。勾践成为一方霸主之后,范蠡的荣耀到达了顶峰,但就在这时,他却写了一封请辞信,虽然勾践一再挽留,但范蠡的心意已决,收拾轻便的珠宝玉器,直接乘船出发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范蠡的这个决定是对的。
文种是范蠡的好友,算是知遇的恩人。出海到了齐国后,就给文种写了一封信:“飞鸟没了,良弓也就跟着收藏起来;狡兔一死,猎狗也会遭到烹煮的命运。越王这个人长的是长脖子、鸟嘴巴,按照面相来说,他是个可以共患难却无法同享乐的人,你为何不离开呢?”
果然,文种收到信后不久,勾践听进谗言,给文种赐了一把剑,让其自尽了。
范蠡之所以在人生最顶峰的时候选择离开,是因为和勾践二十多年的相处,他发现勾践是个“可以共苦但无法同甘”的君主,名望太高势必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能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除了对勾践的了解,还需要有“说放就放的勇气”,看清现实趋势,不受名位、利益、理念、情感等等的牵绊,说放就放,这就是审时度势的生存哲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