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七夕节,朋友圈又要晒恩爱大比拼了。
晒鲜花,然后写上:此生,有你,足矣!晒餐具,生怕不知这地方多昂贵。晒钻戒,背景得有小蓝盒,要不怎知是Tiffany家的。
在古代,七夕节,也是要晒的。只不过,寻常百姓晒衣,读书人家晒书。
七夕前后,正是三伏天,家家忙晒伏。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是史料较早的记载。
在清代一些诗文中,也可知七夕晒书的习俗,如孙枝蔚《七夕忆内》:“遥怜弄针妇,空嫁晒书人。”毛奇龄《七夕》:“向夕陈庭尝下果,连年每晒腹中书。”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中,关于东晋郝隆坦腹晒书的典故,流传甚广。
郝隆是山西原平市东社镇上社村人,虽家境贫寒,但好学不倦。七月七日,他见有钱人家晒出绫罗绸缎,就仰卧烈日下,解开上衣,露出肚皮。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后来,人们多以郝隆晒书典故,比喻人满腹诗书。
你晒你家中衣帛,我晒我肚里学问,怎样?咱腹有诗书,气自华!
黄庭坚说,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罗斯金劝人读书尚友古人。梁实秋说,古圣先贤,成群的名世的作家,一年四季的排起队来立在书架上面等候你来点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真是读书乐。林语堂说,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同一道理。
想来,读书确实是件划算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