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铺在书房桌子上的书法用的羊毛毡有点脏兮兮的,所以今天决定在洗之前用墨汁在上面把字写满。这么多年第一次用墨汁写字,感觉比预期写得好,看来之前的字没白写。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40742/541449ac43f908b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40742/e29b5bd7e31e0849.jpg)
《玉楼春·春景》是宋代词人宋祁的词作。此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是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宋祁的祖先是周武王所封的宋国君主微子,到了晚唐唐昭宗之时,时任御史中丞的高祖宋绅,因其言语不当而获罪,被罢免其官,遂举家迁于雍丘县双塔乡(今河南商丘民权县)。
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宋祁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礼部本拟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章献皇后觉得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定宋庠为头名状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人称“二宋”,以大小区别,所以又有“双状元”之称。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范镇为其撰神道碑。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宋祁和欧阳修合撰的《新唐书》历时十余载终告完成,宋祁因撰书之功迁左丞,进工部尚书。此词当作于宋祁任尚书期间,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考证。
此词开头两句具有不同寻常的光景气象。词人一上来便说东城,这是有讲究的。普天下时当艳阳气候,不是西城或别的地方就不可入咏。其实,寒神退位,春自东来,故东城得气为先,正如写梅花,必曰“南枝”,亦正因它南枝向阳,得气早开。此皆词人诗客,细心敏感,体察物情,含味心境,而后有此诗心诗笔。古代春游,踏青寻胜,必出东郊,民族的传统认识,从来如此也。
真正领起全篇精神的,又端在“风光”二字。风光,其实概括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关系;它不但是自然景色,也包含着世事人情。正古人所谓“天气澄和,风物闲美”,还须加上人意欣悦。没有了后者,也就什么都没有了。一个“渐”字,最为得神。说是“渐觉”,其实那芳春美景,说到就到,越看越是好上来了。这美好的风光,分明又有层次。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的感受首先就眼见那春波绿水,与昨不同;它发生了变化,它活起来;风自东来,波面生纹,如同纱縠细皱,粼粼拂拂,漾漾溶溶,召唤着游人的画船。春,是从这儿开始的。然后,看见了柳烟;然后,看见了杏火。这毕竟是“渐”的神理,一丝不走。晓寒犹轻,是一步;春意方闹,是又一步。风光在逐步开展。把柳比作“烟”,实在很奇。“桃似火,柳如烟”,在人们的感受上,这种文学语言,这种想象和创造,很美。美在传神,美在造境。盖柳之为烟,写其初自冬眠而醒,嫩黄浅碧,遥望难分枝叶,只见一片轻烟薄雾,笼罩枝梢,而非呛人的黑烟也。桃杏之为火,写其怒放盛开,生气勃发,如火如荼,“如喷火蒸雾”,全是形容一个“盛”的境界气氛,而非炙热灼烫之火也。这就表现了“闹”字的丰富意蕴。词人用它,写尽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此词上阕写尽风光,下阕转出感慨。人生一世,艰难困苦,不一而足;欢娱恨少,则忧患苦多,不待问而后知。难得开口一笑,故愿为此一掷千金亦在所不惜,正见欢娱之难得也。这里的事,并非算账目,不过讲情理,须知书生大言,每每若是。欢娱恨少,至于此极。书生无力挥鲁阳之戈,使日驭倒退三舍,只能说劝斜阳,且莫急急下山,留晚照于花间,延欢娱于一饷。晏殊曾云:“一曲新词酒一杯。”“夕阳西下几时回?”(《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面目不同,神情非常相似:它们并非恋物之作,实是伤心之词。
注释:
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
棹(zhào):船桨,此指船。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40742/ddd844aa1677def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