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老街
爷爷家门口的街道很窄,仅有大约一丈余宽,两架平板车并排从街上经过就可能引起路堵。街面铺着大鹅卵石,密密麻麻的排在一起,虽然不是很平整,却也非常整洁。沿街的老屋一间挨着一间,鳞次栉比,每间隔几幢房子就有一条小弄堂通向小镇的深处。老屋之间的隔墙通常做成马头墙,讲究一点的店屋,柱上还有木雕的梁托。很多江南古镇就是这种格局。
那些开店的人家面向街道的门通常是板门,由一排一人多高约一尺宽的木板拼成,每天晚上打烊时,店里的伙计一块一块地拼上门板,发出啪啪的声响。而这个时刻通常是小孩子的玩耍时间:有三五成群跳房子的,有低头趴地弹弹珠的,有大呼小叫摔纸牌的,一片热闹。
街道一直通往码头,可能规模较小,我们管码头叫埠头。两三艘乌蓬船靠在岸边,一圈一圈的水波在船沿外荡漾,泡沫和菜叶纠缠着想挤出去,却总不能成功。午后的太阳晒得让人昏昏欲睡,旁边小船上的鸬鹚可能吃饱了,躲在大樟树的阴影下,百无聊赖地整理着羽毛。远处过航的木船载着满满一船人驶向对岸,几个没赶上的人一边跑一边喊,最后还是无奈地叹着气等着一下趟。
清洌的河水绕过几丛芦竹,和防波堤亲切地交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流向远方。几个光着膀子的少年在岸边的石缝里摸索,试图把躲在里面的小鱼或螃蟹捉出来。有运气好的摸到了沙鳅,立即叫同伴帮忙,欢快的笑声洋溢到了埠头的每个角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