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姜子牙》终于上映了,由于疫情由最初的春节档调整为国庆档,万众期待。可两天呈现出来的评分结果,却并不太乐观。
16年的《大圣归来》评分8.3,1年前的《哪吒》评分8.7分,但《姜子牙》豆瓣开分7.5,现在持续走低,上映才两天马上跌破7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6753/2aa0a2a99fc6ff6f.png)
从故事设定可以看出,《姜子牙》脱胎于《封神演义》,借用了它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
主角姜子牙,形象有了巨大变化。打神鞭跟四不相都在,但人不是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而成中年大叔。
故事开始于封神大劫的十年后,姜子牙因犯错被师尊贬到人间,困于北海。
商纣已灭,周武已立,但作为封神一战最大功臣,本该成为众神之长的姜子牙,却没有成神。
姜子牙在斩杀狐妖九尾时,看到狐妖体内有一个女孩。他不愿伤及无辜,放走妖狐,犯下大错。
师尊告诉姜子牙,他在九尾体内看到的是幻术,等他消灭心魔,方可重归神位。
因为这件事,姜子牙被赶出静虚宫,只有宠物四不相和师弟申公豹相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6753/638d21a6506d8603.png)
但在北海的小酒馆,姜子牙遇到了当年在妖狐体内的那个女孩,小九。她前往自己记忆中仅有的幽都山,找寻她的阿父。
姜子牙为了弄清楚小九的真实身份,找到她为什么会在九尾体内的答案,和她一起踏上旅程,探寻真相。
到此,《姜子牙》这部电影的故事可以看做是一部公路片,还用了封神的壳。
虽然,《姜子牙》在电影画面上的进步,3D效果的惊艳,不少大场面的细节都刻画得非常到位。导演程腾也现身说法,讲述整个团队在技术上攻坚克难的历程。但《姜子牙》会有评分持续走低这样的局面,不是观众苛刻,而是剧情本身的问题比较明显。
一部电影,无论是真人电影还是动漫电影,画面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征服观众的,一定是“讲一个好故事”。很明显,这次《姜子牙》团队把心思都花在了技术上,而忽略了讲一个讲好故事。
《姜子牙》把故事和格局立得太大了,“心怀天下”固然是好情怀,但很难引起共鸣。并且人物想法全靠对白口述交代,缺乏情节推动,也没什么共情。感觉电影没想讲故事,就想讲道理。而且,想讲的道理太多,没故事支撑,就完全不明所以了。
比如,《哪吒》中要传达观点很明确:我命由我不由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6753/2bbad46ff81e47fb.png)
而《大圣归来》则更简单,这就是一个纯粹的超级英雄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6753/a63dbf88129a8da5.png)
那姜子牙呢?知道的人,会了解他心怀天下人;没看懂的人,还以为他对凡人小九有了真爱。
还有,造成《姜子牙》落后哪吒、大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设不讨喜。
《哪吒》讲述的就是一个叛逆少年的成长故事,他从一个被人嫌弃的顽劣魔童,成长为一个好兄弟敖丙携手对抗反派的故事。
哪吒拿到了一个糟糕的人生剧本,但他不服输、不低头,他一直将自己的命运死死的攥在自己手里。
哪吒的形象是生动且纯粹的,传达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价值观是可以引发共鸣的,这就是一个成功的角色和剧本。
而孙大圣则是一个丧气、暴躁易怒的猴子,有着人性的劣根性,他的形象和哪吒一样,一开始也不那么正面。
但后来他对抗妖王、拯救江流儿,完成了角色的蜕变和逆袭。角色的矛盾与反差,剧本的高潮与转折,这些要素都具备,电影就不会差。
但是姜子牙不同于哪吒和孙大圣,他沉默内敛又固执,电影一半的时间都在执着于自己心中的幻想,导致观众根本不能清晰理解不到他的想法和意图。人物角色不鲜明也就罢了,闷葫芦一般的性格也很不讨喜。为什么金庸笔下的男主大多潇洒不羁?因为这样的人设,大家都喜欢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6753/4537c7498bca9f39.png)
这是一部内核相对沉重,探讨了深刻话题的电影,没有很多人期待的那种搞笑的爆米花桥段。然而,我们的很多电影观众看电影只是图一乐,这跟他们的期待不符,这也是一些观众觉得电影不好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6753/004a93e2840166f7.png)
姜子牙的故事结构,和哪吒、孙大圣差不多,但是拧巴的故事主线,很难让观众共鸣。
很多观众表示,《姜子牙》两个小时的正片,全场基本没有笑点,唯一的笑点反而是最后的彩蛋,彩蛋里那个有强迫症的姜子牙,是即生动又可爱的。
我们的国漫电影,在技术上、画面上不断突破,但同时也要花心思把故事讲好。否则再精美的画面,没有好的故事做支撑,也只是个花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