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4287/e719308d3998c18b.png)
本人男,湖南人,2014年毕业于湖南以前很牛现在比较尴尬的一所大学(湖南人以及我的校友都应该知道是哪个大学了),2018年在刚好积累了四年工作经验之后,刚刚够一级建造师的报名门槛的建造师考试元年,很幸运的第一次考就一次性通过了,本人的专业是机电工程,考试的时候26岁,得知成绩的时候刚刚过了27岁生日不久,表面上确实,这么年轻第一年就过了一建,但天不造人上人也不造人下人,所有的成就的果都是付出的因。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高考志愿时做出了当时自以为很明智现在看起来很脑残的事情,选择了苦逼的工程类专业,不过说起来并不是大众认知的土木工程之类的,而是比较小众的机电工程专业,虽然机电相比土木类要轻松一些,但也那时起成为了工程人,一入工程深似海,从此。。。(各位脑补一个和尚背身走入寺庙的画面)
毕业之后进入一家中建系统的公司,也就是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大,业务广,干活也多的那种,国企的传统观念在那时就颠覆了,并非那种清闲的那种。
2014年7月那个盛夏,刚刚脱离了学生的身份,被一张火车票带到了深圳,之前从没有来过深圳,之所以选择这里,也是我想多见见世面,没有选择离家更近的分公司,现在看来对当初这个决定也不能说后悔,虽然离家远了,但当年这个小平同志亲自画圈的城市确实很有活力与激情。
新员工入职会,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进行,领导们逐一亲切的给我们做职业规划,肯定我们的优秀,再讲讲当前社会的压力,最后给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摆在你的面前,比如以后可能公司会集资建房,在座的各位只要好好干就能分到房子,三年当上商务经理,五年当上项目经理,等等之类的,当满怀期待的我们会后去问高几届的前辈这些是不是真的,前辈们会心笑而不语,多年以后我们对新来的员工的同样的问题也同样是会心一笑。洗脑的成分是肯定有的,但领导前辈对我们的关切确实真实的,也许现在我明白了,对于一个刚刚毕业还在青春期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谁都会看到自己当年的样子,谁都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就如同和过去的自己交流一样。
开完新员工入职会,就是中建系统也是整个建筑行业的传统了,吃饭喝酒,喝之前公司几个领导班子豪言壮语说你们进入这一行就是要会喝能喝,跟甲方监理喝好了,什么事情都自然而然成了,然后几个部门经理也附和到我们总经理的酒量是多么多么的牛逼,都是按瓶来计数的。然后总经理一行人就被我们新员工灌醉了,呵呵,当初我们真是无知无畏,年轻真好。
说回来,当初选择考一建,是想找个目标,正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没太多的目标,过得有点迷茫和浑浑噩噩,工作了,光好好工作勤勤恳恳的肯定也是不行的,要有与众不同的一面能拿得出手来,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不是那种能靠喝酒拉关系能升职加薪的,自己也不喜欢天天各种酒局,所以,在建筑行业要么酒量好要么有证书的两大(有关系的另算)向上途径我自然而然倾向证书这条路(算是不归路把,哈哈)。
毕业第一年在迷茫探索中艰难前进,终于适应了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2015年左右身边有比我高几届的同事开始准备二建一建了,我想想靠一建要等到2018年,还是先拿二建练练手吧,于是,从2015年开始我就下决心要通过一级建造师。
当然2015年也买了二建的书,也很自然的没怎么看,原因也正常,才毕业这么久,很多东西要学,很多事情要去做,作为新人,肯定是推脱不了的。但也看了一点,法规的陈印大神,一听陈印深似海,其他网校是路人,学习法规当成是学习一点新知识,消遣生活(陈印的讲课确实很有消遣的作用),这为后来我备考二建一建所有科目中法规用复习时间最少效率最高打下了基础。
当面对一样新的事物,不熟悉没关系,前期不需要了解它的前因后果,反复地重复,之后慢慢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理解起来就水到渠成了。
2016年还没到,我调到了一个新项目,各种忙,忙起来连狗都不如的那种,加之业务能力不是很熟练,自然而然体力压力和精神压力有很大,一度怀疑人生,想一走了之,每天都想,但理性告诉我,就这么走了,其他的路未必会好,只有熬日子,度日如年。很快2016年5月就要到了,我也刚好能报名参加二建考试,可是二建的书躺在柜子里都快要起灰了,一点看书的时间都没有,那时候我对工作极度厌烦,每天上班都是机械化的。
我本来是下决心考了二建就走人换人稍微好点的工作的,因为有了二建的证书选择会多一点,而且广东的二建还是很值钱的。但是,越是想逃离,越是想看书,但越是没时间看书,就越是逃离不了,一个类似费米悖论的现象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矛盾,身不由己,毕业之后的社会就是这个折磨身心。
那段时间可以说整个2016年就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一年,搞过项目的人都知道,那种孤独无助,繁忙繁琐,我处的项目又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段,连公交车都有,附近商场都没有,就工地一个小卖部食堂,下班(其实不存在的)之后没车的话只能呆着工地上,加之业主监理各种检查,自己公司各种检查,总公司各种检查,第三方各种检查,质监站安监站各种检查,一到检查就各种资料查各种现场陪,还要陪酒,陪参观,各种“三陪”,工资还没三陪高,一到自己公司检查,还要查商务,这不能亏损那要盈利多少目标,责任状跟奖金挂钩,等等,搞得身心俱疲。最重要的是本来正事就多,这些检查把本来就不多的时间都消耗殆尽了。
5月分来了,离考试越来越近了,没办法我只能通宵熬夜学习,实务是肯定过不了了,干脆放弃吧,每天晚上几个小时把公共课看一下,5月中旬还有到成都出了一个星期的差,跟咨询公司核对商务的事情,一个星期没有看书,回来之后加班加点,就这样,2016年的二建考试我实务缺考,法规和管理低分飘过。
这样的结果对我来说是比较满意的,因为两门公共课没怎么复习就过了(广东二建的分数线一直都是60%,不像有些省份那样降分数线),于是我产生了二建很简单的错觉,看书的时间减少了,加之工作从来都是忙忙忙茫茫茫,第二年2017年开年后,也系统地复习了二建机电实务,因为去年过了公共课,今年只要过一门实务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在刚刚毕业三年就能取得二建证书,在广东每年有近三万的挂靠费,这在我们同龄人中是算不错的吖,可以成为在酒桌聚餐时的一个话题谈资,我也常常幻想别人对我说,你这么年轻二建就过了,真牛逼,之类的话,然后我也故作谦虚地回答,没什么,随便看看书就过了。这样的略带装逼的画面感想想就觉得挺不错的。
结果当然是上帝对装逼之人开了个玩笑,成绩出来,实务69分。其实这个分数在其他很多省份就过了,但在广东不行,谁让广东是小平同志重点圈出来的地方呢,必须72分合格。
然后以后的将近一年时间心情都不怎么好了。想到这个事情就比较郁闷,感觉这个结果是对自己的嘲讽,确实,之前太过于自信了,年轻该付出的代价就是得付出,想不开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就也想开了,当然,人也比之前更陈稳了。
整个2017年,我时常对自己说,一个二建不算什么,二建不过,我还不稀罕呢!要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定更大的目标,我决定要考一建,其实2015年接触建造师考试开始就把二建作为一建的热身,终极目标肯定是一建。
被腐蚀的信心重新增长起来,我开始学会了低调,这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沉淀,没有必要考个一级建造师就要搞得全世界都知道吧,让身边很多无关的人不知道你考你的压力就越小,反正过不过他们都不知道。于是我开启了备考之路,
无数次晚上加班完,拿不起书的手暖和之后还是拿起了书,无数次睡意来袭,人都已经躺在了床上,突然一阵电 流划过大脑又重新弹起滚去看书,无数次背了的又忘了,忘了的又开始背,心灰意冷却又无可奈何,无数次夜晚走在街道上,望着灯火通明的还算灯火通明的城郊街道,各种工厂下班的青年的中年的还有貌似未成年的工人,我的未来会走向何方,想想白天工地上无论严寒酷暑都幸苦劳动的工人,很多时刻我都觉得自己其实在跟各种阶层的人打交道,有位高权重的政府某某长,有财大气粗的甲方老总,有闷声发大财的劳务老板,有生活精致职场精英靠技术折服人的设计师大咖,但更多的确是辛勤劳作拿身体拿青春换钱的工人师傅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这只是个同一个时空下的平行世界罢了,你能看到我,我也能看到你,但彼此不会有交集。
而我,貌似读过几年书,重点大学毕业,社会比较受欢迎的理工科建筑类专业,一个差一点就牛逼到过了二建的人(完全自嘲),国企校招自由编制员工,可以说算是表面光鲜吧,但又能怎么样呢,表面之下是干着苦逼却又不得不干的活,“管理”着几个劳务分包,却天天问题重重,琐事繁杂事事事不断,跑现场,做商务,管技术,一个万精油的表现,再干几年人都油条了。
备考的日子就不必多说了,无非是一个通俗且俗不可耐的励志过程,备考期间,一部电影时刻激励了我,一部日本电影《垫底辣妹》,真的不知比国产青春剧好上多少,日本这个民族真是变态,从电影这方面就能看出来,能够派出各种老师表演的恶心的电影,也能拍出像《垫底辣妹》这样的纯青春纯正能量纯美好的电影。没事我就上哔哩哔哩去看这部电影的剪辑,网友们也用各种弹幕表达了自己的夙愿,如2019清华见! 我一定要考上注会,冲鸭 杨XX你就在复旦等我吧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是厦门一中的人了 ······很多都是一些中学生的弹幕,但很美好,能够看到自己高中时期奋斗的傻样子。
时间终于来到了2018,我再备考一建的时候顺便就在五月份把二建也考过了,证书下来的时候我把证书放在一边,因为我的目标不在此,而是9月份的一建,九月份临近,时间紧迫,机电实务没有把握,然而天助我也,台风“山竹”的到来,吹走了广东海南一建考试的第二天,所以管理与实务延期再考,该到了11月,这样又多了两个月的时间复习,这对于一个已经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一天不学习满身都是负罪感的人来说比不是什么折磨,反正都是看书,准备了三年了,再多两个月又如何呢,全力奋进,冲呀,时光!
2019年的元旦刚过,成绩出来了,都高分通过,有人问我实务为什么能比及格线高出三十分,其实怎么说呢,我对自己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及格线来要求自己的,因为及格线的风险太大,差一两分就可能十分遗憾,所以实务一定要定高目标,实务一定要多看书,不停看,不停重复,人类婴儿时期用不断的重复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一切,所以重复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一中强大力量,会在不经意间改变自己。
推荐:法规,陈印(有且只有陈大神)。经济,前期达江后期梅世强。管理,前期张君(气质美女老师)后期龙炎飞(普通话很可爱)。机电实务,最好都看看,实务花时间永远是最多的,就不存在划重点了吧。
还有就是2018年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机电实务以前的传统重点都开始被淡化了,一些教材上不经意的一些小细 节会时不时成为考点,特别是广东海南的补考卷,真心各种命题人把你往坑里带的那种,所以复习一定要全面,实务的书一定要看三遍以上,这是最基本的,还有实务的时间要比三门公共课加起来还要多,最后,请不要裸考,当然,想体验一下考试的感觉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想报着裸考运气好能过的心态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实说来可笑,几个月前,我还在迷茫,也是不停地在网站上找一些过了一建的大神们的备考亲身经历,以此来获得一些动力,因为真人的亲身经历远远比那些空洞的千遍一律的鸡汤文要好得多,亲生经历的文章在于真实,会有虽暂时遥不可及却又感同身受的共鸣吧。当初的我也是无比羡慕那些大神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圆梦的历程,想想我如果能过了一建又会如何如何激动,没想到现在,几个月后我也居然能坐在电脑前写写这样的文章,也是为了能与广大战友们一起共勉,其实现在心情很平静,得知成绩的时候也很平静,远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会激动得跳起来。
天道酬勤,别说梦想遥不可及,希望以后各位也能成为坐在电脑前写文章的人。最后用《垫底辣妹》里的一段鸡汤结尾吧
“你曾说,我改变了你的人生。我觉得正是你奋斗的样子,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我相信,从今以后,人生路上你还是会这样,即使再遭遇不顺,你是会去不断尝试挑战。真心感恩,能和你相识,因为和你的相识,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宽广了。有志者,事竟成。我也继续怀抱这份信念,继续生活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4287/4801b4533169445c.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