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晚上微信视频号分享读书。
我们一起共读著名作家阎连科《我与父辈》的故事。直播还没多少天,已经读完了第一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节主要是写作者从小学到高中的一些经历,反应了那时候一个农村孩子为了贴补家里的艰辛,并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国家政治还不是很稳定,作者在外务工,突遇高考制度改革,一些事情,一些经历,反应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作者后来高考失利的原因是因为全村人,包括老师不知道有哪些大学,只知道北京大学和河南大学,所以全部考生无人考上。作者后面去了当兵,当他再次想起写了三四十万字的小说时,电话哥哥,哥哥说家里烧柴,母亲每天用一点,把那些稿子当作点火的引子差不多全部烧了。
作者深刻地描写自己务工生活: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最长时间一直作业四十一天,这让人看到了当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的艰苦与不易,更让我体会到,作者的文学之路也经历了诸多坎坷。
这一章节,有许多作者细腻的描写,写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想起写文章的时候,发现右手的手指已经因为搬运矿石,导致严重变形。作者先用左手写,觉得不行,又用右手写,直到字写得有些像字。从类似这种细致的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小说的一种坚持和热爱,是他生活之外的一种信仰。
这一章节,写了作者作为一个农村孩子,看到了农村和城市的差异。知青们下乡,在农村人家吃饭,好吃的不管多少,总能吃干净。作者希望他们能留下一些给自己分享。知青强奸了一农村女孩,农村女孩去世。没有人去把知青从城里找回来枪毙。而农村的一位农民爬了知青的窗户,强奸未遂,却被枪毙。这在幼小的孩子心里种下了一些果子:城市人有优势,有优待。这或许是《枪毙》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这章节,让我看到了教育制度的改革,作者二年级时,是有考试的,三年级开始,背诵几条毛主席语录就可以升级。后来,没有了高考改革制度。直到作者务工了一段时间,又恢复了高考制度改革。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变化,大生产、“上交国有土地”改革等,都给农村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城里人高考,基本能通过,这也是那个时代对城里人的优待。
如今,不一定城里就不比乡下好。很多人都在辨证地思考着这个问题,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变化。也许,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永远存在,但如作者一样认真努力的生活,并没有多少。这激烈着我去不断努力和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