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 时间管理的两大流派五个时代
今日任务:
分析自己目前的时间管理能力,在上古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变迁中,处于哪个阶段?并说明原因。
通过本课理论学习和我的时间管理经历回顾,总体上看,2014年之前我的时间管理处于第一阶段,上古时代所对应的备忘状态。从2014年起步至今的七年间,时间管理的计划时代、价值时代、效率时代这三个阶段是一直持续的,只是不同时期略有侧重。
目前,2020年10月,我的时间管理能力主要是在人工智能阶段,同时,也需要刻意练习来提升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要求的一些能力,如优先级决策、高效、专注等。在了解“五种时间理论”之前,大致上也是关注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这五类事务,上半年接触到后,就据此改进了原有的晨间日记体系。以下是2009至2020年我的时间管理整体回顾。
我的时间管理整体回顾:五个时代
根据今天课程中的时间管理学科全景图,时间管理分为两大流派五个时代。两个流派指高效工作流和精简专注流,前者核心宗旨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事情,后者这一派别理念是“关注成果”,找到最重要的事情完成它。五个时代指上古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
01 上古时代的时间管理目标主要是备忘。
这一阶段受认知和能力局限,没有计划未来和全盘思考的思维,更多只专注于当下事务,常见工具是备忘录和便签。优点是压力较小,在备忘录和便签上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需要处理的任务也相对简单,不会遗忘,每完成一件打勾时也很有成就感。缺点在于无法全盘思考。
2009-2013四年,我大学时期随意的时间管理都处于这一阶段,准确说都没有时间管理的意识,更多只是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思维。想做什么事情,如学业准备、旅游规划、商业项目等,都会一一对应着去规划协调时间和人财物资源,也基本都能实现目标,但还没有全局审视、管理时间的意识。当时常用的工具也正是备忘录和便签,从小学就一直持续的日记习惯还保持着,但更多只是每天结束时流水式的回顾记录和所见所思、情绪抒发等,没有系统进行时间规划。
02 农业时代的时间管理目标转向计划。
这一阶段通常就有了按年、月、星期、天来计划事务的意识,开始清单工作法,包括日常表、计划表和甘特图等。这时的图表结构已经和Excel一样规范工整。这一阶段产生了时间管理的全局观,有整体规划,工作效率也明显提升,虽然这时有了计划,但简单的计划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因为在计划之前,更重要的是,必须确定方向是否正确,而这一阶段的时间管理方法无法实现,缺点正在于缺乏轻重缓急的判断。
2014年,我的时间管理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起步。
通过《记事本圆梦计划》《奇特的一生》《异类》三本书,我从上古时代单纯的备忘、罗列待办事宜,毫无时间管理意识,人生中第一次有了全盘思考的人生观和时间观,这种时间审视,不仅仅是按年、月、星期、天来计划事务,而是直接进入了一生思考的维度,也可以说,这一步,不是从零到一的入门,而直接是从起点飞跃到终点的跨越,之后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才陆续补充了中间阶段需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这种飞跃是因为有幸和这三本书相遇而实现的。此后至今我都非常庆幸,在知识储备为零的状态,直接接触到这样全局观念的书,不仅有方法论,更有刚好和我相似的价值观念,先从“道”的层面给我整个人生的指引,而不是只研究某一个具体时间管理方法、工具等“术”和“器”层面的内容。
《记事本圆梦计划》一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以终为始地计划自己的一生,“站在未来,安排现在”。我开始陆续写下一生想做的所有事情清单,并不时翻看、调整,后来,当这张清单上很多目标都一个个实现后,才接触到“遗愿清单”的概念。
这本书作者是日本企业家熊谷正寿,他从21岁这一年开始在记事本上郑重其事地写下梦想和圆梦计划,这其中,包括拥有一家上市公司。15年后,他自创公司上市的梦想,也真的实现了,成为日本GMO网络集团创始人兼总裁,这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公司;他创立的Global Media Online株式会社,“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364天,创造了日本史上最短的上市时间。”
然而,作者起初只是一个一个高中就辍学的平凡少年,正是通过用记事本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梦想、记录日常执行和反思,最终实现了扭转了人生困境,梦想一一照进现实。这本书就是作者“自传性质的经验分享”,以启发读者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受这本书启发列下了所有“想做的事情清单”后,再以“完美人生”为目标,对列出来的所有梦想进行分类,包括三个阶段的六个类别,并一一写下相应的终极目标,避免人生事务的失衡(虽然我不追求完美,但也希望人生各项事务大体上可以保持相对的平衡);最后,据此绘制为自己的“梦想·人生金字塔”。这个“梦想·人生金字塔”的三个阶段和六个类别分别是:
金字塔最下方的基础阶段,包括“健康”、“修养·知识”、“心灵·精神”三类;中间是实现阶段,包括“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两类;金字塔顶端是结果阶段,包括“经济·物质·金钱”类。
梦想 · 人生金字塔2014年,我绘制了人生第一个“梦想·人生金字塔”,此后也陆续调整、更新,一些细分项目做些更适合自己的变动,如第一类“健康”,我改为“健康·美丽”,既追求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也追求内在和外在的美丽,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真正建立起持续一生的良好习惯,确实用了整整七年,因为,这段时间内,并不是所有时间精力可以完全专注、聚焦在这个小目标上,眼前日常的优先级,工作、理财、学业、旅行、恋爱、家人、朋友等各种事情,都可以轻易地排在更紧急、重要的位置,只不断见缝插针般安排时间去慢慢地记录、积累。
这个“梦想·人生金字塔”对我影响非常深,因为和当时,以及现在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刚好契合。工作、学业、生活、梦想等,特定时期内,确实需要“权衡”,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但综合、全面地考虑、规划每一项事务,可以让我实现相对的平衡,不至于一味沉浸于某一个,导致生命的失衡。
经济、物质、金钱,确实很重要,但健康、修养和知识、心灵和精神的充实富足、良好的社会交际和专业工作的态度能力、个人方方面面的自我管理和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等,也是我更为重视的基础,而且,最终对于经济、物质、金钱层面的追求,也不是为了财富和权势本身,追求这些的很大原因之一,也正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之前五项事务。
然而,前面这五事务,并不是只需要有经济条件,就可以轻松实现,也更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付出,需要知识、智慧和耐心,需要爱与被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了知生命的孤独本质、无常和死亡,否则,只有财富和权势,或许对于一些人,人生意义就圆满了,但,于我而言,远远不够。
除“梦想·人生金字塔”外,这本书中“未来年表”和“三种记事本”(梦想记事本、行动记事本、思考记事本)的概念对我影响也十分深刻。这里,回到农业时代的时间管理的主题,先重点写下“未来年表”在这一阶段对我时间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影响。
未来年表的范例制作未来年表分为三个阶段:“列举梦想或目标,并设下达成终点”,可以先完成“梦想·人生金字塔”,并以此为蓝图;“衡量现状与梦想的差距,客观观察自己的现状”;“将距达成时间为之所需拉近的距离,以年或月为单位分配进度”(“以一年为单位的梦想或目标通常效果不彰”)。这个过程“可以有很多弹性,只要先照着此刻你所拥有的想法,单纯地将它写出来即可。”
上图这个未来年表的制作,横轴是未来每年的年龄,纵轴是通常制定计划时都比较熟悉的内容:首先,就是将“梦想·人生金字塔”里的六个梦想类别和终极目标一一写下;之后,在“将来”一列中填入具体可核对的梦想清单,“即使中途被迫中断,也别轻易言弃”;在“目前”一列中填入当下的真实现状,“要坦然面对现状,欺骗只会蒙蔽双眼”;接着,“差距”一列中填入下一步行动;在对应的每一年年龄一列中分别填入相应的年目标,“时间跨度大才有远见,只看一年目光短浅”。
从2014年第一次绘制自己的未来年表时,每年都会回看、更新,也感恩自己和家人、挚友们,又都平安健康地走过一年。很多人,似乎将“活着”这件事情,想得太理所当然了,把无常和死亡这些事,也想象得离自己太遥远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我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是,做最坏的打算,设想可能的悲观,再积极乐观地面对,过好当下。本质上,我想,我是一个积极主动、乐观洒脱的悲观主义者。就是,很早就看透了生命虚无的本质,死亡的必然,无常的随机,也逐渐形成了可以坦然面对的勇气和心境,真正地“向死而生,活到淋漓;生而尽兴,去时无羁”。
因此,这一阶段我的时间管理从之前的毫无意识,直接飞跃到整个人生的全局观,在最初就建立起了一生时间的整体规划,不仅有按年、月、星期、天来计划事务的意识,更有了按一生、十年、五年、三年、一年维度进行规划和执行的思维。这时也开始了清单工作,不仅包括每年、月、周、日的事务清单,也包括梦想清单和遗愿清单。甘特图是2015年才了解的,但当时觉得自己在实践的体系已经足够使用,而且也比较复杂了,不想再过多分散精力研究新方式。
《奇特的一生》一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体系和他一生的生活方式、价值推崇,这七年间我也热衷于同样的记录、分类汇总,生活方式和价值推崇上也有很多相似。《异类》对我最大的影响则是一万小时定律,开启了自己的一万小时梦想实践。
很快也感受到这一阶段的各种局限,效率提升、专注状态保持和轻重缓急的判断等多方面都陆续感受到“人性的弱点”。最初帮助我应对的是《番茄工作法图解》书中的“番茄工作法”,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之后,就进入第三阶段了。和这几本书相遇的故事,也值得纪念,改天再单独写。
03 工业时代的时间管理目标是效率提升,核心是优先级决策。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和华罗庚的运筹学都可以有效帮助优先级的安排和选择。四象限法则非常适合工作场景的任务再分类,常见问题是填写重要和紧急事项时会觉得这类事务很清晰,可以迅速写下,面对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却容易困惑,因为人性就是如此,本能地偏向喜欢先做那些客观上不重要不紧急,但主观意愿非常想做的事情。
我最先有的困惑是如何保持专注,2014年9月底了解到“番茄工作法”,就迅速实践,那时也第一次开启100天倒计时计划,还郑重命名为“2014年最后100天”,回看年度目标,未完成事务中,有些不需要的就暂停,很重要的就再专注着做好。这个习惯也延续到现在,几乎每年最后一季度都会有非常重大的收获,有时甚至是人生方向的根本转变。或许这也是柳比歇夫式时间记录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每年上、中段,都沉迷于事务本身,沉稳前行,一点点做好每件小事,到最后一季度自然就进入收获时期。“番茄工作法”从最初依照书本的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的模式,到现在,一旦进入状态,经常一整天过去了还未察觉到时间流经......
优先级决策的困惑,对我帮助最大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和《三十岁前的每一天:实用梦想管理指南》书中水湄物语介绍的“日/周/月/年PDCA循环”的方法,2014年最后一季度几乎每天都专门进行每日PDCA的练习,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反馈)、Adjust(调整)。
简单介绍下从她书中学习每日事务优先级决策五步法:写下任务(罗列当天要做的所有事情)、估算时间、分解任务、预留空间、做出取舍。
分解任务是将事件按重要程度分为A(重要的,或必须自己完成的)、B(不太重要的,或可以授权的)两类。区分是否是A类事项的标准有三个: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机会了、任何人无法替代我做。
“将所有任务按重要程度划分为A和B两类之后,在执行的时候必须确保在A类事项全部完成之后再开始做B类事项,甚至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拖延甚至拒绝完成B类事项。”
按重要程度分成A和B两类后,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把事务标注为A1、A2、A3... B1、B2、B3... A1和A2有两种区别:一种是重要性优先;一种是时间优先,也就是说,即使A2更重要,但是A1从时间上必须发生在A2之前。
这样,原本无序罗列的事务清单就可以综合重要性和时间顺序重新排列进行优先级排序。这个简单的方法帮助解决了我实践《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的困惑,因为实践中,即使按照四象限罗列了,但有时,某一个象限里就会有多项事务,水湄物语的方法就可以对所有事务进行全面排序了。
这一点,也帮助我多年后实践“每天三件事”时遇到的困惑。“每天三件事”简单来说,就是每天集中精力先做好最重要的三件事,但怎么综合重要性和时间紧急性来客观选出这三件事,而不是随意凭感觉或主观偏好选择,就是持续实践半年多后最大的困惑,直到我再次想到数年前的这个方法,才恍然大悟,再次解决。这也是为什么今年非常想借由这次时间管理100天的活动,将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从“道”、“术”、“器”的层面都能固定下来的原因,之前学习、实践了很多派别,但每种方法都是基于作者本身的认知和其认知范围内的需求,以及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和优先级推崇,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排序,是需要全然审视的,有些方式尽管看起来非常好,如果和自己的价值观都不一致,直接实践其方法就会偏离目标了。
工业时代的时间管理重视效率提升和优先级决策,从2014年起步到现在都在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因为这两者涉及的不仅仅是时间管理本身,还包括自我管理的方方面面。
例如优先级决策,如果只从时间管理理论中去学习优先级决策的方式,事实上,始终都是“术”的层面,而真正“道”和“魂”层面还需要深入、客观、全面的自我认识,尤其是对自己整个人生的价值观和生命事务的优先级排序,这就涉及哲学层面形而上的思考了,包括对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追寻的定义,这些,才是真正左右我们优先级决策的根本因素。
高效率更不仅仅是学习节省时间的小窍门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这些年我对于睡眠、饮食、运动、情绪、压力调节等主题的专门学习,也是效能提升上重要的内容。很简单的例子,我之前记录时间和效率时,时常发现,如果一段时间内没睡好,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减少,压力导致焦虑等状态,那么,无论懂得多少节省时间的诀窍,也无法应用,因为这些会同时导致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仅凭毅力是无法抗衡的,强撑着对抗只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崩溃。尤其情绪的影响,当一个人感到情绪低落、焦虑、忧郁甚至痛楚、抑郁时,大多时候根本无法做好任何事情。
这些领域,今年我的专门学习和实践包括大脑健康课、正念冥想、健康饮食训练、精力管理、怎样获得高质量睡眠、抑郁症医学课、心脏医学课、100天塑身训练、200天三公里慢跑等。也在接触到“生活黑客”一词后,终于找到一个想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04 与信息时代相对应的是时间管理的价值时代。
这一阶段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处理工具,包括纸质效率手册、主题手账本和各类时间管理软件。这些纸本工具和多终端同步的电子工具,共同点是,“人们开始发觉自己的独特性,追求人生的自定义和自我实现”。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触的文本、图片、视频等呈现多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资讯每天都如洪流般侵袭,不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系统整理,个体就会轻易被资讯量吞噬,裹胁前行,而难以自主选择那些对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信息,并有效利用。
时间和精力被肆意侵扰、分散,而可怕的是,时间和精力,就是我们的生命本身。因此,主动选择资讯的接收、主动管理资讯和时间,极其重要。时间流动,就是生命流经。
探索纸本工具和电子工具的价值时代,2014至2020年我都是持续的,但主要集中在2014至2016三年间,2017年就开始逐渐电子化了,之后遇到感兴趣的手账本也会参考,但主要是用电子记录,纸质本只作为内容设计的参考。
我尝试的纸本工具主要是三类:根据《记事本圆梦计划》一书设计的活页记事本;趁早文创的主题手册;澳洲文创品牌Kikki.K的各类主题手册。此外还少量尝试其他手账本,但趁早和Kikki的是非常熟悉,大多产品都使用了,而且,使用每类主题手册时,都会对自己的电子记录体系进行相应改进和补充。例如趁早有读书、观影、理财等主题手册,使用后我参考着改进了电子记录表格;Kikki.K的"Food, Sleep, Exercise"手账本,我参考着改进电子版本的饮食、睡眠和运动记录体系。
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之前因为工作、学业等原因不时更换生活的城市、国家,很难每次都将所有纸质记录本随身携带,检索查询不仅是不方便,而是根本不可能,例如此刻我在澳洲,想翻看几年前大量的记录,但一整个文件柜的纸质本都在国内。另一原因就是电子化后不仅检索查询非常方便,而且,基于各种标准的分类汇总整理也可以迅速完成,例如按纵向的时间顺序可以自动生成个人年度、月度回顾,按横向的主题分类也可以自动生成三年、五年的阅读记录、旅行记录等。
多终端同步的电子工具我主要使用的包括: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石墨文档和Excel,也少量尝试其他工具如OneNote等。今年目标是固定自己的电子记录体系。
05 智能时代的时间管理——五种时间理论: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
在人工智能时代想实现有效的时间管理,就必须具备“应对信息流”和“管理自己的人生秩序”这两个能力,因为科技发展迅猛,很多人还没找到处理更大量信息,更得心应手的方法时,智能时代眼看已经到了,“我们此刻就处于智能时代将来未来的黎明中”。
信息时代之前,人们的主要任务是“同时处理事件流和时间流,就是把时间纳入时间当中予以解决”,然而,智能时代计算机对生活的渗透,甚至对人脑的干预作用都无数不在,我们不得不的处理极其高频大量的信息流。定向广告、按“上瘾模式”设计的应用和游戏、手机应用推送的小红点等,时常“带走我们处理事件流和时间流的时间,更垄断了宝贵的精力和注意力”。
智能时代与以往时代全然不同,想要做到有效的时间管理,就要充分意识到并培养自己的两个能力:
第一个能力:手机上的每个应用都在争夺你的时间,它们要的不是点击,而是你的一部分的生命。应对、处理和关闭信息流的能力,对时间的知觉和应用能力,就是智能时代的时间管理。这是我们“五种时间理论”将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在我们《时间管理100天》中,大家要共同为自己培养出来的能力。
第二个能力:手机每一次推送和展示他人生活,都是在冲击你既有的价值观,动摇你选定的道路,让你对自己的活法产生怀疑。所以,信息流应该为你生命中的事件流服务,而不是让事件反过来被信息流击溃。找到可支配时间,管理自己的人生秩序,而不是接受信息的干扰和他人的预期,这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需要和应该培养的能力。
通过本科理论学习和我七年时间管理经历的回顾,总体上,2014年之前我的时间管理处于第一阶段,上古时代所对应的备忘状态。从2014年起步至今的七年间,时间管理的计划时代、价值时代、效率时代这三个阶段是一直持续的,只是不同时期略有侧重。至于此时,2020年10月,主要就是在人工智能阶段,在了解“五种时间理论”之前,其实大致上也是这样分类的,上半年接触到后,就据此改进了原有的晨间日记体系。这一时期影响我的主要是《深度工作》和《精要主义》。
“应对信息流”和“管理自己的人生秩序”这两个能力正是七年间都在持续练习的,收官之年,已经内化为习惯。
一些“应对信息流”的例子。比如,2013年我就意识到,经常控制不住刷微博,年底前就卸载了,到现在手机里都没有,期间不时下载过,主要都是有特殊需求必须通过微博跟进特定资讯,一段时间的关注后,也就再次卸载,平均下来,每年就一两次的使用,每次持续几天或最多一两周,不超过一个月。
手机从不开声音和消息推送通知,会不时查看,有信息和电话及时回复就好。也因为留学社交比较简单,加上今年疫情影响,社交需求更低,已持续小半年都是晚上九点到早上九点手机设置为灰屏模式,基本不使用,如用也是听音频或看些文本,灰屏不影响。
手机里没有任何视频、直播、购物、外卖等软件。之类小事,还有很多,改天再写。
并不在意错过热闹的世界,或者什么发展的风口。
经历加法人生后的减法,已经找到自己想到的专注和聚焦,也完全懂得取舍有道。即使我可以做好很多事,甚至所有事,但我深知,无法在特定时间内,做好所有事。
时间管理主要是高效工作流和精简专注流,从2018年准备留学时,我就转向了深度工作和精要主义,以精简专注流为主,辅以高效工作的状态。真正值得深度专注的,每年做好几件事就非常满足了,不需要极致高效,相反,我非常重视留白和放松的时间。
Jenny 2020.10.2 周五 19:00,8170字
时间流动,就是生命流经。“时间看得见”❤
You are what you do every day. “我们终将被时间引领到,我们创造的自己面前。”
“没有伟大的孤独,一切严肃的事情都无法做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