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85926/44b402c3cf7bc5ee.jpg)
【格言】
己所有者,可以望人,而不敢责人也;己所无者,可以规人,而不敢怒人也。故恕者推己以及人,不执己以量人。一一《省心录》
【译文】
自己所具备的美德,可以希望别人也具有,但是不能强求别人具有;自己所没有的品德,可以规劝他人具有,却不能怪罪别人没有。因此,待人宽容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心理来体察别人的感受,决不会按照自己的情况来衡量别人。
【解读】
读这句格言,能读出与人相处的“分寸感”和“妥当感”。 我自己常常犯的一个错误便是将我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尤其是我的爱人。我期待他早起和我一起准备早餐,然后去送孩子;期待他进门换衣服,把脏衣服放到一处;期待他看到凌乱的房间后,可以随时去收拾;期待晚上不要外出,在家陪伴我和孩子;我甚至期待他能随时猜到我的想法,然后满足我。
当然,更重要的——钱,不能比现在挣得少。
是不是很无赖?
“强求”和“怪罪”在我对他的姿态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他,我的宽容似乎就走失了。其实我期待的这些我自己并没有做到!可能恰恰因为我没做到,我才会那么无理的去要求。可是爱人很少对我提这样的要求。我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是我可以遵循的,当自己做到了,别人就会看到,也许就会达成“要让他也有”的心愿。我们不用把力气花在别人身上,因为那根本没有用,强制的方式并不可取。
反过来说,如果有人以“强求”和“怪罪”的姿态面对我们自己,我会接受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貌似都懂,可是做到的频次却是“偶尔”。
《大学》里讲: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儒家提倡的是恕道,原谅和包容是个人修为的重要方面,我会把这句格言时时放在心中,以求自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