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铁墨丹青》|主题鲜明,意义深远

《铁墨丹青》|主题鲜明,意义深远

作者: 丝竹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05:55 被阅读0次

篇目:《铁墨丹青》      读书笔记与感悟

《铁墨丹青》主题鲜明,意义深远。赞美了为铁画技艺作出贡献的一代又一代艺人,是一曲工匠精神的赞歌,讴歌了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表达了对铁画技艺薪火传承作出努力的艺人们的敬意。

无论是铁画鼻祖汤鹏,还是袁家的后人,再到林炳辉这一代,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将铁画技艺发扬光大,让铁画走进大众视野,再到后来的林家后人林玉婷等人,他们都为了铁画技艺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汤家第四代传人汤铭率先打破“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当他在遁入佛门与沿袭祖业而纠结不已时,无尘方丈一番话点醒梦中人:

“施主之身虽未遁入佛门,但心已归属佛门。施主之身虽未抛却汤氏家业,但心已抛却汤氏家业。”
“汤氏之铁画,实则已是天下之铁画。传内即是传外,传外亦是传内。何去何从,施主自行定夺。”无尘手捻佛珠,漫不经心地说。言罢,闭目打坐。

汤铭于是将铁画技艺悉数传授给弟子们,其中资质聪颖的袁宏锋尽得真传。铁画汇聚了天下人的智慧,本就是天下共有的财富,怎能据为已有呢?怎能有自私自利之心呢?汤铭遂了自己的心愿遁入空门,也将铁画技艺传扬了下去,实属难得,不至于让铁画技艺失传。

再到后来的袁成毅这一代,他也为了铁画技艺的传承作出了贡献。袁成毅的儿子资质平平,难于领略到铁画技艺的精髓,看来,让儿子继承铁画家业似乎有困难。他便精心培养弟子林炳辉,勤奋刻苦的林炳辉没有让师傅失望,学得了浑身的本领。

无奈军阀混战时,铁画店铺面临关门歇业的危机,历经六十多年的“袁氏铁画铺”不得不摘牌闭店。铁画奇才林炳辉成了走村串户的磨刀匠,兵荒马乱之际,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但他始终丢不下铁画技艺。直到共和国宣告成立,迎来了崭新的日子,铁画才重见天日。

机缘成熟,林炳辉进了铁画工艺厂,对挽救铁画技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铁画技艺重新焕发出活力。并且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业界规矩,将铁画技艺传授给了热爱铁画技艺的女儿玉婷。因为他的儿子林泽伟为锻造铁画时被火星溅到了眼睛,他的左眼受了伤,意味着以后可能没办法锻造出更精细的铁画部件了。此刻,他的女儿为继承祖业而迎难而上。

林家人为铁画技艺的广为流传作出了应有的努力,这种精神值得颂扬。小说主题鲜明,围绕铁画的传承这一主题叙写了几代人的努力与付出,才让铁画发扬光大,即便是在战乱的艰难时刻,也没能让铁画技艺失传,这是一种民族精神,也是一种民族凝聚力,一代又一代的铁画艺人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一颗高贵的灵魂,读来令人动容,令人赞叹。

读者细细思量,何止是铁画技艺呢?其他技艺的传承何尝不是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艺人们的艰辛付出与聪明才智呢?何其艰难!才迎来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盛世中华。

弘扬“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继承和创新;有利于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全文行文流畅,语言质朴典雅,情节合情合理,主题鲜明,意义深远,不失为一部佳作。

相关文章

  • 我的小石头——(三)行者

    天地做纸,雨露为墨,丹青一副,名为行者。 一方小石竟给我一种墨色饱满,笔触酣畅,意境深远的感觉。好似一峰孤独的骆驼...

  • 《负剑》

    负剑远行,墨成丹青。

  • 丹青墨韵

    宣纸上一朵青莲暗香盈袖 相约水墨里几许陌上清愁 梅兰竹菊雅致了谁的眼眸 笔墨丹青描绘在岁月尽头 写意兰舟荡不尽红尘...

  • 墨韵丹青

    (本篇更偏向科普吧)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可绘人物、山水、花...

  • 碧墨丹青梦中画

    碧墨丹青梦中画 远处——— 碧墨丹青风景如画 远处——— 山水人一体自然和谐; 倒影的山村哟, 唯美的如...

  • 一日一书

    初心行墨里 远思丹青内

  • 萧墅筷子上的一幅笺联

    独立风千态, 丹青墨万滴。

  • 看图诗~水墨丹青妙

    水墨丹青妙 临潭石上独吹箫,淡墨红尘太逍遥。 孤墨寒笔书奇妙,个中滋味一摹俏! 水墨丹青妙 临潭石上独吹箫,淡墨红...

  • 贾浅浅《雪天》赏析

    贾浅浅的诗故事性强,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主题鲜明,歌颂伟大的爱情。可谓意境深远,令人遐想。天寒地冻,有一...

  • 冬晨

    风瘦冬寒凋敝树 天边墨云显丹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铁墨丹青》|主题鲜明,意义深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kj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