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中原名师工作室省级名师培育对象培训项目因疫情原因两次搁浅后,终于在2022年3月15日于新乡河师大拉开了帷幕。但心心念念地期待新乡之行,却又因疫情的管控而又未能出行。好在河师大的培训老师给未能参训的老师组织了线上培训,使我们也能与专家教授零距离,聆听他们的报告讲座。
3月16日上午开班典礼如期举行,我们守在线上,同样感受到了现场的热烈气氛。能够去参训的老师都是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都是祈愿能够获得新的成长。而线上学习的直播群中,也是头像闪动,大家守在手机或电脑这段,等待、聆听、群中互动,同样是怀着一颗空杯的心态。
3月16日下午的讲座是新乡市新区小学业务副校长李国胜老师的讲座《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其实对于教师专业成长这个话题,听过很多次讲座或报告。所以没开始的时候,看见这个报告题目,觉得这个话题有时老生常谈,不知道李校长会不会讲出什么新意。带着这些许的怀疑开始了下午讲座的聆听。李老师从梁漱溟老先生的人生修炼三阶段: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入手开始谈成长,说人的一生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听到这里,一下被吸引了。李国胜老师的学养让人赞叹。
人的一生其实最难的是认识自己。王阳明曾言:“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但我们遇到事情时却常常去外归因,其实凡事要先求诸己。我们常常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所以我们只有真的见过自己后,才会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之外尚有他人、他物、他事。跳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能见到天地的宽广辽阔。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李老师讲道:“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这句话也是我在2018年给我县新上岗教师做岗前培训时和新教师们分享交流的一句话。知识是无限的,有许多未知是我们没有踏足的,所以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空杯,吸纳并蓄。
当李老师讲到教师的二次成长理论,说到教师进入高原期的七中标志: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他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重复的感觉暗示自己:都会了;也走到头了。2.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3.能保证中等以上的教学效果,但即使再努力,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得出结论,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不再在自己这里,肯定在自己之外。4.教师发现,自己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5.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于是对理论产生抵触情绪。6.普遍感到工作疲惫,虽然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但确实有些职业迷茫。7. 强烈的自我意识。几乎对所有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而且坚信不疑(不反问)。但自己的这些看法在他人那里没有获得呼应,于是陷入愤懑状态(不理解)。部分老师觉得世界对我不公平,有沮丧感。这些现象一下子让我想到了那些和我们一起相处的许许多多的同事,同时让我想到了自己。
李老师讲道:“由于高原期对教师具有自蔽性,身处高原期的老师往往不能自觉到自己的处境。 据观察,大约有五分之四甚至更多的教师,终身没有走出这个时期。”真的是这样,周围的许多老师教学是好手,工作棒棒的,但是自傲自负却不自知,他们应该是这五分之四教师中一员。
再想想自己,已有二十一年教龄,从农村学校15年属于野蛮生长的状态,这其中获得的第一次成长应该是讲台给予的一日日的训练和自己不自知的自我调整。2006-2007年的教育学院脱产学习之旅向我打开一扇门,让我系统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虽然会遗忘,但有些东西会流进血液,铸进骨骼,留在生命的印记中。
2013年,从农村学校走进县城学校,犹如一棵素朴的高粱,头顶乡村的阳光,以为自己是一棵开花的树,殊不知却是一脸无知无畏。但县城学校资源的开阔打开了我久处乡村学校的狭窄的视野,公开课、示范课、省市赛课、外出培训等等,一次次的让我获得成长,周围的人和物,都带给我成长的因子。开始吸收,心灵开始变得开放。这些应该是我的第一次更大的成长,这成长来的太晚,因为乡村学校的野蛮生长。
2018年下半年,开始从事业务校长的工作。新的岗位,带来新的压力。曾一度非常焦虑,因为面对未知的领域,自己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所以2019年开始探求。幸运的是2018年我遇见了新教育。2019年开始大量的买书。开始涉足许多未知的领域:读写绘课程、电影课程,深度阅读理论、教室文化理论等犹如打开了一扇窗,新的东西乘着风扑面而来。心底总在慨叹:这些东西我怎么知道的这么晚?
但2020-2021这段时间,工作的忙累和自律的差强人意,使我一度有些懈怠,阅读一度停滞。2021年,我家二宝出生,产假的轻松使我一度放松自我。很快2021寒假来临,因为要带领学校老师阅读,开始了读书打卡。一个寒假在微信读书上阅读了5本书,此时的内心是蛮有成就感的。同时有许多东西开始豁然开朗。突然觉得还有那么多书在等着自己阅读,就想每天开始读一定时间的书。心态也开始变化,就像李老师所讲的那样: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时会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 既不自卑, 也不像过去那样自傲,能客观看待自己。
也许这就是自己的第二次成长吧!李老师说:要完成你的第二次成长,就要想别人不想的事,要说别人不说的话,要读别人不读的书,要干别人不干的活,要拜别人拜不到的师。
阅读吧,像潜水一样深深的扎入海底,去感受海底世界的深邃无尽、丰富多彩,因为这些是在海面所永远无法触及的瑰丽。
就像一棵树,阳光会洒下,雨水也会落到,有这些滋润,树就用不着想:我们的叶子怎么才能绿呢?花怎么盛开?不知不觉间,叶子翠绿了,新的叶子不断从枝上窜出来了,花儿也盛开了……这都是不经意的,渐渐的。你不用去想,它们会来。
2022,一切美好从三月的春天开始!2022!愿阅读相伴,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