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上午在朋友圈帮同事发了参赛投票信息,她发在小群里(群名是“原某校职工群,六年前一位同事建的,群主为现任工会主席),这本是一件波澜不惊的事。
不料当天下午,大工作群里校办室的一位同事发了另一位音乐教师(她属于那边校区)参加本市歌咏比赛的消息,并要求我们全体教职工参与投票,事情立即变得微妙起来。
我指的是这边校区的百位教职工的态度。
第一种,在两个群同时投票。
第二种,深潜水。哪边都不露头。期末正忙,情有可原。
第三种,譬如我,只投小群这位同事的票。就是不去大群投票。
第四种,只去大工作群投票,小群压根不露面。
客观地说,遇到这类问题,最佳做事方式便是第一种,冷静理智,不带倾向性。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之前我也是如此,做事还认真,不错过工作群里任何一条信息,每条必回,每天都坚持投票。还要发截图到群里。
只是后半学期,我听说了我所在校区与那边校区差别对待,一校两制。甚至班主任费和教师代课津贴都由企业来发。态度不再积极,这三月很少在大群露头。
第四种人的做事方式最不可取。聪明反被聪明误。尤其是在那边校区,也不是全员参与投票的前提下,我们更没必要让人看低。这有点像爬上树,看似攀上高枝,却露出红腚的猴子,吃相难看。
好在这只是几个人,有的人终于意识到此举不妥。第二天旋即补救,也在两群同时投票。
特意记下可圈可点的几件事。
某一已退休的女同事不但坚持投票,她还在群中@那位参赛女同事,建议她广泛发动学生投票。要知道她与这位女同事差点成为婆媳,她又是副校长夫人。如果她视而不见,没有人会指责她薄情寡义。
另一九零后女同事每天主动转发投票信息,还发到班级群。犹记三年前,她是班主任,本来她没有班级群。就为了给同事们投票,她才特意建班级群。这份同事情,情义无价。
做事就是做人,细节看透人性。以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我会尽量采取第一种做事方式,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如果太忙,那就第二种。这次采取第三种方式,就是宣泄一下郁积于心的情绪。
但我永远不会采取第四种做事方式,同时还要远离这种人。倒不是通过投票这件事来以一概全,把人看扁,而是之前十来年,这类人的投机功利早就让我不爽。
知识分子有风骨,小事也会较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