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2405天)
1946年8月16日(周五)杭州,晨29度。
晨六点起床。早餐后与王季午夫妇聊。随后,请沈思岩及太太,陪同王季午夫妇往游西湖。至岳坟、刘庄、蒋庄,并在楼外楼中餐,晚上始回。我已无暇陪游。今日接函甚多,因事忙,竟不能一一细阅。
午后开行政谈话会,到江希明、沈鲁珍、蔡邦华、吴馥初诸人,讨论学校招生与建设等问题。五点散。
偕舒鸿、蔡邦华赴孤山俞楼杏花酒家,参加本届毕业的农经系劳菊舫与刘名贤的结婚典礼。到毕业同学钟星绮、陈毓定等,共四桌。我作证婚辞,说俞楼为七八十年前俞曲园主持之”诂经精舍”,七八十年来,曲园先生之汉学,经其大弟子章太炎而发扬光大,迄今不衰。刘、劳二君在俞楼结婚,意味深长。且彭雪琴与俞曲园为儿女亲家,一楚一越。今刘君为湖北汉阳人,劳女士为杭州人,亦是一楚一越,与前辈相辉映。
七点回。请王季午夫妇、沈思岩夫妇及卫生处徐世纶、蒋亦凡、陈宗棠及孙序裳一聚,至九点半散。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持续七年,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
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