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这本书,早就听过,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自己从2014年开始跑马拉松。刚开始跑长距离时,因为兴奋、和跑友约跑等,并不觉得过程无聊。跑的日子久了,那份新鲜劲过去了,跑步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一人默默跑着,过程中偶尔便会有无趣感产生。跑步并不需要大脑过多的指导,只需身体按固定的节奏迈开腿、摆动手臂、均匀呼吸,持续几十分钟即可。有时我会想,在这过程中大脑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看看村上君是怎么说的。
本书主要介绍了村上君是如何成为了跑步小说家,他的几次马拉松经历,以及跑步对他写作和生活的意义。作家通常都是要长时间伏案写作,日子久了考验的就不止是作家的才思,还有身体的素质,村上君意识到了这一点。又因为跑步这项运动符合他安静、不喜热闹的心性,且不受太多外在因素的限制。由此,他成为了一名跑步小说家。他有几次印象很深的马拉松经历,如去马拉松的起源地雅典跑全马,(原来马拉松是个村庄的名字),他说去雅典跑马拉松是每一个跑者的梦想,(当然,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为平凡的事情赋予重要意义,让平凡的生活因为这些意义变得更有趣,这不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吗?)他去雅典跑马时是盛夏,即使在天亮前就出发,想避开烈日和高温,他依旧没有躲过这条原始马拉松路线给他的考验,仿佛是要给他个教训。“终于不用跑下去了”,这是他到终点后唯一开心的事,其他的,毫无感觉。
还有他参加第一次超级马拉松的经历,超级马拉松,全程100公里,这是一般跑者不敢挑战的项目。在这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精神与肉体“分离”,因为跑的太久,身体的肌肉已经不受大脑的指挥了,尽管心里一直在喊着向前向前,但双腿不听使唤的软弱无力,他尝试用力摆动手臂带动身体向前,有点效果,但导致双臂红肿。他似乎体验到“灵魂出窍”的感觉,我记得他用了“形而上学”这个词,跳出了自己的意识之外,此时的人是“空”的。那种空灵之感我没有体验过,却似乎能想象到,这也许是跑者间的“感同身受”吧。因为跑量不够,我在跑全马时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那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感受,有骂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有想干脆放弃一了百了,更有对自己的鼓励和坚持下去的决心,我在读那段文字时全都看到了。哦,原来村上君也会有这些时刻,我并不孤独。放大跑步的意义,是我常用的鼓励自己跑下去的方法。把跑马拉松和人生的过程相联系,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会有快乐的阶段,有痛苦的时刻,有超越你的人,也有鼓励你的人。更重要的是,在你熬过那些痛苦的时刻之后,你会成长,会收获不一样的心境。人是同一个人,却又不是同一个人了。
书中还写到了他在这条跑步路上遇到的人,有的会打招呼,有的是在相遇后默契的用眼神交流却从未交谈过,还有在训练的运动员,有散发青春气息的女大学生,他们构成了这条跑道上独特的风景。村上君跑步时喜欢听滚石乐队的音乐,后来由只跑马拉松转而尝试铁人三项,为最薄弱的骑行做了很多训练。他说跑步对他的小说产生了很多影响,若是没有这些年的跑步经历,他写出来的小说肯定又是一样。当然,不仅对于小说的创作,我想,跑步对他的人生也是有改变的。时间总能看见,你的付出在哪,收获也会在哪,这不是鸡汤式的鼓励,而是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时间被用在这就不能用在那,久而久之,时间的积累必然带来结果的不同。
可能我被书的标题误导了,以为村上君主要会谈他跑步时的所思所想,其实这是一本他的跑步自传。当然我并没有失望,我知道了他和我一样,跑步时也会看一眼沿途风景,也会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会观察其他的跑者。还有我们同作为跑者的感同身受,更坚定了我在这条路上跑下去的决心。我们会一直跑下去,跑到最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