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是一个正直的大臣,写过许多爱国诗篇,最出名的是那首《离骚》。
话说楚齐联盟被张仪拆散,楚怀王被秦昭襄王用计捉住,但没人想救他。于是,大臣们立了他的儿子一一公子子兰为子兰令尹。
屈原见楚国总受秦国欺负,很是气愤,劝新王为国家报仇。
可是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而让屈原被所有大臣们仇视,他们成天说他坏话,于是,楚顷襄王便将他流放到了湘南。
屈原很是郁闷,于是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那天一个渔夫和他交谈:你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屈原回答:所所有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自己是干净的;别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了。
渔夫说,既然你觉得别人是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你又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过头的人总要把帽子掸掸;刚洗澡的人总喜欢掸掸身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子去,也不愿拿自己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去,免得染一身脏。
终于,他不愿意随波逐流的活着,于是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里自杀了。
全村的人听说了,划着小船去寻他尸体,结果寻了几天没捞上来,于是便把装在竹筒里的米倒进江里面。
后来每年都五月初五,大家都把米倒进江里,后来就用竹叶包着,这就是粽子。
屈原这种此碑自见不随波逐流,不盲从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他有着自己的主见,坚持自己是对的,并且至死都想为国家付出,可惜国君不是明君,枉费了这千古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