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为社会出力被称之为上班,孩子们为社会出力被称之为上学。为什么上班和上学都是八个小时,大人的八小时之后要面临加班,孩子的八小时之后面临的是完成作业……
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不同呢?
其实并不存在的吧,某种程度上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超出体能的GDP。
但是,这是否合理呢?
对应一下我们的社会关系就会发现这极不合理。
大人工作八小时是因为大人有这个体能,负责就要被称为童工了。
可是孩子做为一个学习者,用八小时的时间吸收知识有没有可能超出他的体能呢?会不会属于属于超负荷运动?
今天晚上看视频,习得一个新词语“死臀综合征”。陌生的名词,却绝对熟悉的含义,“缺乏锻炼”绝对是此病产生的原因之一。
可是,是什么让我们离锻炼身体越来越远……电子产品的大范围普及?短视频的消磨?游戏的玩物丧志?
都是原因,可又好像都不是原因。
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抱怨八小时的工作制度以及无情的加班无情剥夺了大众锻炼的时间和精力,还容不得小人物为自己辩解分毫。
北上广,江浙沪,寸金寸土的地方,时间更是被剥削的所剩无几。这里,居住地离工作地较远的同胞一定感同身受,每天在摩肩接踵的地铁上就要度过2-4个小时,三餐虚耗2个小时,一天中4-6个小时就这样消逝,由不得任何人说不,由不得任何理由说不。
24个小时若是再除去被资本家鞭策的八小时,我们真的所剩无几。10小时的光阴除了睡眠,谁又能拒绝黑夜里恣意的狂欢和红灯绿酒的陶醉。
这样一说,是不是缺乏锻炼也成可以被理解的过错。
但在这一场过错里,最无辜的当属无邪的孩子吧,他们的童真只是为了更有勇气去探索这个物质世界和群居社会,可偏偏,当代书本灌输式的教育在剥夺他们探索权利的同时,也把他们禁锢在一方桌椅的范围内,这一禁锢,便是从小到大的6-8个小时。
在这6-8个小时里,他们甚至不被允许锻炼,却要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忍受缺乏锻炼、不能经历风雨的指责……他们甚至没有做家务的机会,更没有经历家事的可能,可一旦他们离开这方桌椅的束缚,他们不仅要懂得持家,还要会营生。
可持家和营生是需要现实的生活技能的,那一方桌椅是否曾给予他们?在未来又有没有可能给予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