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行至武汉,必要到访的,必然是黄鹤楼。悠悠岁月里,流传过多少它的诗词歌赋,也曾流传着它不同版本的由来。
其一说法是说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而另一说法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相传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踏近时,放眼皆是人山人海。沿路的碧绿郁郁葱葱,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惹人注目;挡不住热情的阳光,投下一路的光影交错,有调皮的小孩,蹦跳着想要踩住沿路细碎的光斑;偶有不知名的鸟儿扑楞着翅膀从一颗树飞向另一棵树,或直冲云霄,或飞向目不可及的远处。
翻新的黄鹤楼,留下的是游客足迹,更上一层楼,远眺是一片片楼房以及平地。人海拥挤,也有个别安静的,自顾自停留若有所思的人;或是倚栏远眺,或是走马观画,他们总是静悄悄地穿越过人群,似是寻着某种蛛丝马迹接近历史,找寻着心里想要的答案,或许我也算是其中一员。
跨过一个个门槛,轻抚着窗棂,随衣袂拂过栏杆,渐渐地,嘈杂人声似乎远去,我仿佛将自己置身于遥远的某个时空:平地是森,高楼是琉光屋檐,远处的钟声,声声撞击心灵,城门大开,人声鼎沸,马蹄声脆,市面云集,黄鹤楼里似有一人题了首诗,众人叫好,他却一个仰头喝尽杯中酒,喃喃念着什么自顾自的远去......
随着一声呼唤,画面破碎,我看着面前的一簇绿意,耳边嘈杂人声伴着远处游客敲响的钟声,总觉得是少了点什么,内心又好像装满了什么。
一层层踏下,再次来到初次登上的第二层,透过灯笼明黄的光,恍惚间似乎看到一个个娇俏端庄穿着绫罗绸缎、待嫁年华的姑娘窃窃私语,仔细一看却是游客在拍照留念,哪还有半分姑娘的身影。
随着接近,我看清了钟身,仿佛落了一层灰蒙蒙的尘雾,刻画着精致的纹路,模糊不清的铭文,不少人交钱为敲九响,旁边有人配合念着每一响的含义,我却始终觉得,没有内心深处那片画面来得震撼。
就那一刻,满怀心事,触目光景,都想分享予人,再看身旁人,欲语还休,终是作罢。
楼外天高云淡,风过无痕,好似悄然带走了点什么,拉近了什么,渐行渐远渺茫无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