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两位同事,小A君与小B君。两人同一个级别,负责的工作内容大体一致。
小A较为勤奋,但比较木纳,话不多,交代的事情一点点地往前拱。
小B显得有点“懒惰”,总是坐在位子上,但会唠嗑。总觉得跟他聊天很开心。
当有一些异常事件发生的时候,小A会急急忙忙地问张三问李四,可不可以帮忙,可不可以协助?当收到否定答案的时候,又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而小B呢,更多的是在想,在做判断,在打电话。首先去看发生了什么?什么原因发生的?找相关的人员确认发生的原因是否其所至?找对应的人确认解决办法。验证解决办法。表现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实际上小B拿到的薪水会多小A 30%以上。
那什么是思考呢?我的认知就是不断逼近问题本质再寻找答案的过程。所以应该是一个不断触碰,不断升级,渐进明细的过程。
但人天生就有省能量的倾向,不然后台一直运行大脑会受不了。很多情况下是用别人的行动代替自己的思考,或者直接将思考的过程推给别人,然后直接遵从他人的结论。
如何进行思考?在职场上有一种比较通用的方法——5W2H
What:发生了什么?
同时也要确认这种异常状况所对应的正常状况是怎样,或者说标准是怎样的。以便更清楚的理解发生了什么,或者问题是什么?
Where:在哪里发生的?
主要是确认当前问题发生的场景是否超越正常情况的范围。
When:何时发生?
主要确认问题的发生时间或条件是否超越一般正常范围。
Why:为什么发生?
确认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寻找接近于根源的因素。
Who:谁造成的?
造成该问题的责任人,冤有头债有主,损失得有人负。
How:怎么发生的?
在何种条件变化,由什么因素导致会发生该问题。
How much:影响程度有多大?
现在问题发生了,会有多大的影响,严不严重?
当遇到问题,先打这一套组合拳,基本问题都会变得比较清晰。
所谓的新手,只不过是因为不知道或这些点想不到,更没有认真思考每个点上的具体情况。
所谓的资深人士,只不过是因为几秒钟之内就能够找到答案。因为在平常已经练习过上千次。
因为做了思考,才更能够挖出来问题的本质根源,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才具有价值,才会更值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