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支付宝的名声来读这本书的,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了一下目录主要分为四个模块,学设计,做设计,看设计,玩设计四个部分,然后在这个四个部分中又分为了19个小结,看着目录还是比较多清晰的比较有结构,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本身,是一本比较支付宝内部一些方法论,与实践经验沉淀比较深的产物,但是看以后发现还是和想象中有些差距,19篇的文章独立存在,相互之前的呼应比较弱,只是有时候用支付宝品牌,帮他们联系到一起,里面的一些点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过深的去探讨,没有形成完整的设计知识体系和应有的行业深度见解。但是对于我这个设计的小白来说里面的还是有很多知识是我未曾知晓的,起到一个普及的作用,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可以尝试去运用的,下面就把我觉得值得的一些部分,进行摘录总结思考,方便以后运用时能够的快速的查找。
第一篇文章 行业设计“五步法”
是基于交互设计师全链路设计的流程的方法论,从知晓、了解、分析,确立、设计设计目标的过程的讲解。交互设计师不断的加强自身链路设计的能力,不仅仅承接产品经理或者老板的需求即可,交互设计更像是一个产品思想的需求翻译,在整个项目组中建立一座桥梁,在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不断预见问题、定义问题,进行设计的前置,走到用户面前,倾听用户,观察用户,帮助用户,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做为全书的第一篇文章还是值得去去读的
一、充分行业调研
做行业调研主要是为了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对行业项目背景能有深刻的认识,在过程中寻找产品目标,挖掘用户痛点。行业调研提纲
A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和特点:
B、行业的价值链:
C、行业的竞争态势
D、产业政策,监管体制;
E、市场容量、市场细分结构以及未来增长趋势;
F、行业供需结构与盈利方式;
G、相关利益方分析;
I、行业痛点、关键成功要素和自身优势。
1.桌面调研 2.田野调查
二、圈定目标人群,明确用户分类与行业特征
1.人口学特征
2.用户分层
对用户从不同纬度进行拆解与分析会发现,不同的用户群体产生的行为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可以从用户自然特征(性别、年龄、地域、学历或教育水平等)进行划分,也可以从用户社会特征(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社交渠道、职业等)进行划分,有可以从用户行为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业务形态采取不一样的用户分层。
3.行为特征
进行用户分层后,找出核心用户的行为特点,主要分析核心场景中用户在处理核心任务的行为方式。
三、仿真分析,搭建用户场景
1.场景是什么
场景原指电影拍摄的场地和布景。其实做产品就像拍电影,你要把自己当导演;挑选场地和布景,考虑演员的状态,如何走位,台词有哪些,对戏该如何进行,电影的核心主题如何表达,等等,基于目标与任务进行构建,让设计师能深入“剧情”,在细节中推敲用户的每一个想法和举动,真正做到从用户角度出发,将产品与用户场景融合起来。
3.场景该如何搭建
仿真分析即仿照真实线下流程构建线上虚拟场景的方法。现实的情况是用户因为线下业务流程的复杂性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状态,仿真分析能从成本、时间、行为、路径等多个角度验证流程,评估流程的体验优劣,对流程的模拟执行生成结构化的结果,从而帮助用户找到流程中的“瓶颈”并加以分析与优化。针对流程的缺陷提出改进方案,得出一个可期望和可实现的模型。
四、筛选核心需求,建立需求管理
1.评估需求
需求的评估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要做什么,而是知道什么不要做
2排序需求
需求的优先级可能比需求本身更加重要,对于需求要有自己的思考与把控。
3.需求的变更
做好把控分析利弊
五、建立交互框架,输出交互方案
1、信息架构设计
信息架构师一个很大的范涛。但是不论特定的场景或者给定目标的信息架构项目,我们经常考虑的是建立更有效的沟通结构。—Jessie James Garrett
广而浅的架构用户可以较少的点击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但信息分类标准过多,会增加用户层级分类寻找的成本。窄而深的架构则使用户增加了操作步骤,但是减少了用户操作选项。依据实际的项目,调整信息架构,来控制用户的心流。
2、流程图
在使用产品中用户所能操作的界面以页面上下游之间的跳转关系很组织的表达,称为流程图
流程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a、以用户需求为主要导向;b、兼顾用户的使用习惯;c、流程尽量短;d、每个操作页面仅有一个核心操作任务;e、考虑交互实现的开发成本。
设计时建立视觉层次,引导用户的视觉焦点。一个页面只做一件事情,突出两个重点。删除不必要的内容,隐藏次要的内容。
3、页面交互细节设计
每一步的页面跳转说明,细节和动作需要描述清楚,还应有极限状态下的说明,比如一个列表的最长和最短的显示,一行字段的长度限制,是否跳转,等等。最后就是异常/出错情况说明,如空页面,系统错误、错误反馈等情况,这时比较适合增加一些情感化的设计,比如很多空页面的俏皮风、温暖系等,尽量避免用户对于异常/出错情况产生低落情绪。对于细节的把控,考虑到每个细节的实践,这需要经验的积累。
第二篇文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设计规范的建议
整篇文章对于规范的讲解还是比较详细的,适合在做项目的时候,反复的对比检测,减少犯下一些低级的错误。这里对于一些设计原则的进行了摘录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是指手机客户端需要调用网络服务端的资源时,进行的远程数据调用过程。我们用“PRC”泛指客户端需要和服务端发生数据交换的场景。
没人愿意等待。“一秒钟等待”是一种比喻,表示用户对速度和高效的期盼与要求。优化PRC策略,减少等待的次数 ,也可以优化加载效果,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有的时候只是障眼法,但却能够获得用户的认同,改善用户的体验。
减少跳转的次数,模态窗口就是对当前页面的内容进行操作,用户不用离开当前页面,从而减少了页面的跳转,我们常见的模态对话框,常用来报错或者提醒用户。但是模态也要慎用,尽量避免使用,使用多了会打断用户的心流。
减少点击次数做到一件完成任务,如360一键杀毒,减少用户操作次数,提高操作效率,成全人类懒的天性
在
适时的反馈
人与人的交流中,我们无法忍受的一种情况是:对方对自己说的话没有反应,对自己的行动视而不见。这是一种极其不尊重人的行为,我们会在内心鄙视这种人,甚至抓狂,及时恰当的反馈能告诉用户下一步该做什么,帮助用户做出判断和决定,让用户知道系统运行良好稳定,
A、为用户的操作提供必要、积极、即时的反馈。
B、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选择合适的反馈形式。
C、避免过渡反馈,以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打扰。
D、不要打断用户的意识流,避免遮挡用户可能回去查看或操作的对象。
文字行高的设计
第三篇文章 设计走查表
设计走查表应该从什么维度开始建立?建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般我们描述一个产品时,一定是将其放在一个场景中去描述的,用户在场景中和产品产生互动,互相影响。场景可能包含了移动app使用的软件系统,硬件载体,移动环境下的网络状态以及APP实现的技术框架、版本兼容、使用时间、地点等内容。这些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设计走查表里的核心骨架。
对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的考虑
1、硬件特性
A、制定适配原则
B、账号在设备上的切换。 同一设备,不同账号切换。不同设备,同一账户IOS切换
C、横竖屏显示效果
2.软件特性
A、操作系统特性
B、制定多平台的设计规范
C、版本兼容
版本覆盖时间
更新提示强弱
兼容性展示
3、网络特性
A、快速启动
让用户感知到应用到启动速度比较快
作为一个产品品牌展示区
作为一个广告展示区
B、合理缓存
C、弱网环境
弱网环境下加载失败
弱网环境下内容展示不全
弱网无网状态下数据传输/设置生效机制
D、中断、超时
4、页面状态
可以用生命周期来描述一个页面的状态。用户进入这个页面,首先会看到页面的初始化;阅读内容的过程中会涉及页面的刷新、加载;当同时访问页面的用户数量过多时,页面内容会被限流,用户会在不同的时间进入页面查看内容;当前页面内容可能过了某个时间节点会失效,用户不能再访问;当一个新用户进入这个页面,可能当前的页面内容为空。页面的这些状态需要设计师提前考虑并提出解决方案。
A、页面初始化
B、页面刷新
C、页面加载
分布加载
懒加载
智能加载
D、页面内容被限流
E、页面内容为空
F、页面内容失败
5、页面流程完整性
A、快速回到首页/主要页面
B、让用户始终知道自己在哪儿
C、返回到原来的浏览位置
D、任务完成后跳转
6、消息通知
根据消息的强弱进行消息通知的设计
7、细节
8、与时间、数字相关性问题
案例
后面的文章内容多有重复,或者价值不高的,在此只对一些观点和案例进行整理
通电检验
在方案实现后,我们需要快速进入通电检验环节。顾名思义,“通电”就是要回到实际的服务场景中去,“插上电”‘看看有没有断路或短路的问题,并且检验价值是否成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