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计划是看稻盛和夫《活法》的第一章,但我看着看着还是想起曾国藩来,因为在看《曾国藩》时,其实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中萦绕……
为什么曾国藩要如此苛刻的对待自己,如此认真努力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做着这么累,这么苦的事情,为什么不换一件其他轻松的事情?
对他来说,做这些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心一意的投身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看到这句话后,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心中的那个疑惑。
而让产生我心中这个疑问的根本原因,也暗含了当前社会大环境中大家的普遍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了恐惧劳动的倾向,我也不例外,把工作看成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总想着哪里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如若没有,那宁愿选择钱少轻松的工作,也不愿意面对困难磨砺。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在那些能够潜心磨炼自己的人,身上总散发着一种吸引人的气质,我们现在常说的“工匠精神”,就是手艺人在多年的打磨后散发出来的沉稳专注的气质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