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是在黑中医,我身边也有很多中医成功治疗的样本。
这里阐述的只是我自己理解的概念:
与其说是中医和西医的对比,不如说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对比。
两者各有所长,中医现在能处理一些西医相对知识空白的领域。
现代社会中,不可否认的是,西医无论治疗的广度或者治疗的覆盖地域都比传统中医要大的多,起码各大医院里面大体都是以西医为主。
西医大家大体都知道些,我下面介绍下中医比较有特点的地方。
数据多来源于知乎:
-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参松养心胶囊,临床上具体什么成分有效还不明确,但真的有效果。
- 咽喉疼痛的对症治疗中,清咽滴丸和西瓜霜有奇效
- 西医外科学老师告诉我们,肠梗阻患者不特别危急的情况下,他们先用中医的“承气汤”试试,好了就不用手术了。
- 手术治疗出现嗝逆的患者,最有效的办法是针灸来止。
- 术后退热,“柴胡”和西医解热药同用好。
- 妇产科老师讲子宫韧带的时候说,内脏下垂中医有些方子可以治
- 麻仁软胶囊和乳果糖,对于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都是尚不明确,但前者价格只有后者1/3。
- 内科讲风湿免疫的老师说容易诱发SLE发作的食物,讲了几种说,啊,就是我们老祖宗讲的“发物”。
至于说中医的发展为什么落后于西医?
我们来换个提问的方式:现代医学为什么在很大程度上要比传统医学靠谱?
用我自己的话概括就是:
中医的治疗过程完全没记录,而中药大部分都存在一些未知成分。
- 传统医学在意的是输入和输出:药材→患者→反馈→药材→患者→反馈
西医也是这样治疗的,不同的是药材的什么成分在体内起了作用?现代科技的进步给予提供了论证。 - 中医的治疗方案很难得到沉淀,里面包含方法、方式、手段。看中医大多一对一治疗,医生隔了一段时间再看同一种病所开的方子都是不同的,每次治疗之后所用的这些手段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记录和分享。
比较书面的语言描述应该是这样的:
传统医学的整体架构缺陷,缺乏标准化,数据化的特性。
- 以现代医学为例,现代医学的进步并不单单是医疗从业者的贡献,它的发展集成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的助力,这是大方面,那么小的方面来看,对于医生这个环节,也是有多学科的整个体系支撑的,病理、药理、门诊等等,这样来看全球现代医学的从业人员和偏安中国一隅的中医从业人员相比那简直不在数量级。
一个西医(现代医学)如果脱离了整个医疗体系,他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简单的来说,西医看病只是整个医疗环节中最前线的一环,在他的后面有一批人搞病理的,有一批人搞检验的,有一批人搞分析的,有一批人搞教学的,有一批人搞研究的,在这个体系的支撑下最前线的医生才能发挥出他最大的价值。 - 中医属于典型的产学研不分的旧模式,所以社会上会有老中医老中医一说,给人的普遍映像就是中医越老越好,但是西医(现代医学)却并非如此,以我为例,我只看西医,我喜欢找的医生是40~50岁这个年龄段的医生,正当壮年,和最先进的科技基本同步,当然不是说西医老得不好,只是年纪大了恐怕跟不上时代,毕竟他们连教科书都是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
- 由于中医的结构缺陷,使得它很难进行团队协作,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如果不能团队协作的话无疑是一盘散沙,本身战斗力就低下,再一团散沙那就更加不够看了。
以后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下
待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