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收拾东西,竟然翻找出不少各个朝代的古钱来。
于是我便大概看了一下,每个时期的钱币都不算少,当然宋朝以后的古钱存世量比较多些。也有几枚汉梁时代的五铢钱币,看起来斑斑驳驳的,样子显得十分的古朴。
唐朝的古钱,似乎比较著名的就是“开元通宝”了。到了后面,虽然说也发行了几种,但是由于存世量比较少,有些很难到收藏爱好者的手中。
宋代的各种钱币就更多了,有“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启通宝”“景佑元宝”等等各个品种,大小也不一样。这可能就是由于当时的铸造条件有限,每一批生产出来的钱币大小都会有一些差别的缘故。
清朝的钱币则是离现在最近的一种钱币了。最为熟知的就是“五帝钱”。即是康熙顺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几种。当然后面还有一种宣统元宝,可是那种我没有收集到,也没有见过真品的真容。不过,尽管这样叫,现在卖家的对于古钱各种排列组合都有,比如唐朝和宋朝组合在一起的,或者单挑出来康熙雍正乾隆,又或者是几个朝代分别组合的。
这些钱币大部分都是“盒子币”,也有一些是散币,由于保存不当有些风化了,这几天我赶快买了一百多个钱币收纳盒,可以和以前收藏的各种钱币一起装起来。
不少的古钱币都是有些发铜黄色的,因为钱币的主要铸造材料是黄铜,但是也有一些特别的古钱,颜色比较鲜艳,是深红绿绣或者蓝绣色,呈现出来一种特别的美感。还有一些古钱,颜色特别黄亮,其中之一,便是一枚显眼的“崇宁重宝鎏金币”。不过我这枚鎏金币有些特殊,经过查证,应该是现在鎏金的,并不是几百年前的鎏金技术。
说到鎏金,从秦朝开始便有这种技术,到了后面的各个朝代,到了后面逐步发展,鎏金也在逐步完善和提高。当然,由于金子在古代属于稀少金属,所以鎏金币的数量要更为稀少,保存下来的数量寥寥无几。
无意中,我又发现了一枚假钱币。想起来,对于这个,我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记得这是我当时第一次买古币的时候,当时看到一个很大个的钱,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买了下来。后来群里面有人告诉我,说这个钱是假的,我当时听了还有些半信半疑,后来过了一个星期,这枚钱的“真面目”便露了出来,掉色了。看来,还属于那种比较低级的仿品,不过我对于古钱币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很轻易的就上当了。
看来,还是要继续学习才是关键,不能盲目跟风购买,只有多接触真品,才能明白它和仿品的区别,一枚小小的古币,看似很小,承载的却是悠远的历史,千年的文化。
非常喜欢的一枚盒子币,实物比图片更好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