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俞邦古樟

俞邦古樟

作者: 安闻小仙 | 来源:发表于2024-05-25 00:23 被阅读0次

为进步了解沙县小吃的历史发展渊源,我们在小雨氤氲中来到了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能获得第一村的殊荣,在各方面当然是不同凡响的。

车停在第一村的村口,我们便被震撼了,绿色的竹林环绕着龙凤廊桥,廊桥内无风也无雨,供奉着佛菩萨,给人以安泰祥和的额舒适。出了廊桥,便是那文明的书有“沙县小吃第一村”的巨石,表明这个山清水秀都得古村落是沙县小吃走向全国的起点。大家纷纷拍照留念。一位年轻的村民为我们讲解沙县小吃第一村的历史和现状,每到一个标志性的地点便停下来给我们更加详细地解说。

他盛赞自己的家乡,认为家乡得天独厚的山水孕育了这勃勃生机的一切。该村四面环山,地形地貌为盆地状,中间非常平整,像极一口“平底锅”和天然“聚宝盆”。山形高低适中,群山环保,植被保存完好,草木风貌,山花烂漫绽放,树木绿得出油出汁,小溪潺潺,宛若游龙流过整个村庄。老人和孩子们在溪水岸边淘洗萝卜等蔬菜,非常天然自然。后山还有大片的森林公园,到处是百年大樟树、桂花树,山花也烂漫非常。

在村口不远处,我们看到一棵千年大樟树,彰显着这个村古老的历史。俞邦村的俞姓,族谱记载系唐代大臣俞朝凤的后裔,于北宋年间迁居沙县夏茂的俞屯(现在儒元村),南宋时期俞姓族人看中下方(现在俞邦村)这块依山傍水的半月形风水宝地,迁居至此。古时出过“一门祖孙三进士,六代一将军一尚书一府尹”的辉煌历史。

我们往里走就看到了俞邦村的小吃一条街,村民们说在旺季的时候,每天会有七八千元的收入,民宿等集体收入也很可观,现在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3万多元,家家户户都住别墅,生活非常富足。村子共有1200多人,其中1000人左右在外经营沙县小吃店,夫妻店居多,每年一个夫妻店的收入大概在30万元左右。沙县小吃在全国甚至全球以物美价廉为主要经营理念,在90年代提出“一元进店,二元吃饱,五元吃好”,迅速占领餐饮的大众消费空白,打响品牌。

在村庄的田野,我看到了大片的农田,种植有烤烟、芋头、荷塘,远处绿色的山氤氲在雨雾中,魅力无穷。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民俗,这样的文化底蕴,是千年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缩影。

相关文章

  • 古樟

    站在樟树下,等待着归人。 她的名字,叫安。 她等待的人,叫樟。

  • 《古樟》

    园中古树神,风雨数千春。 俯首荫灵地,挺身揽彩云。 根深腰杆壮,叶茂气息新。 日暮芳香起,幽幽润我心。

  • 《古 樟》

    顺着年轮细碎的密语 努力探寻你的年纪 于是我看见两片叶子 一片收藏阳光 一片打捞月光 在绵延的脉络里交缠 悄然融化...

  • 龙凤呈祥

    壹 简樟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和穆俞在奶茶点喝奶茶。 我看穆俞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呆楞,简樟什么时候挂掉的电话,穆俞也没...

  • 古倚邦茶区有哪些村寨?每个村寨的普洱茶的口感有什么样的特点?

    古倚邦茶区有19个自然村,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古倚邦茶区海拔差异大,最高点山神庙1950米...

  • 乡村.古樟.庙

    依族谱记载,陈氏在税塘坪已经生活了六百年,这真是一个古村落。 在村的南边靠山林的地方,有一个占地一百多亩的大池塘,...

  • 樟林古港

    三百年前的芳华,终究如这断墙残梦,红头船的出海口,潮人精神在波涛骇浪中依然奋发图强…

  • 家乡的古樟

    戴建东 故乡的村北有一口池塘,名叫跌塘,跌塘边,长着两棵古樟和一棵枫香。三棵古树都长得枝繁叶茂,相依相偎,默默地立...

  • 严田古樟

    严田古樟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树神胸围近15米,冠幅3亩许,经专家论证距今已有1600多年树龄,虽历经沧桑却依...

  • 杨梅村古樟

    巍巍常青树, 日月共光辉。 半千迷人眼, 百里望鸟归。 枝繁叶茂向云生, 生命玩强可入人。 若问古樟几多载, 半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俞邦古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wn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