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时节,是我家小区最美的时候。道路两旁的树木上,绿地草圃里,花儿次第开放,从迎春花的报春延续到腊梅花的傲雪,还有盛花季的蔷薇花,月季花的绽放,金银花,丁香花的吐芳……,照这样说来,小区该称作百花苑景了,可他偏偏有一个很土气的名字——洪山坡小区。
小区花开的确,与有洋气名字爱丁堡花园、温哥华山庄等小区相比,这里曾经是乡土地偏的地方。30年前这块土地上,生长着小麦,蔬菜,保不齐还种着大豆,高粱呢!听当地土著居民讲,我寓居的这块土地,曾经隶属于崂山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划归四方区错埠岭大队管理,如今辖属青岛市市北区,它的发展变迁,如同当今市中心的行政区域所经历的城乡嬗变……
小区花开据历史记载,洪山坡村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有位王姓的人家在浮山后荒山野岭上看守山林,发现了一处山林铺青叠翠,遂在此山坡开田种地、安家立业、繁衍人丁,后来有外来人口迁入,居住的人员渐多,形成了村落。洪山坡的取名的语义:草木密集、茂盛谓之洪,山南所处为阳坡。
小区花开我是本世纪初年搬家来此居住的,从市里乍来到这里,颇有些不习惯。首先感到的是交通不便,那时纵贯南北的福州路刚刚打通,连接东西的辽阳西路道路还是坑洼不平,上班乘车成了"大问题",因此,乘坐同事的摩托车上下班成为了我的"专享",回想那年的冬季,坐在摩托车上"冷凝的窘态"被骑手同事画成了幽默漫画,"恶作剧"地刊登在了报纸上。
其次是购物不便。居住于此,近距离的大型超市几乎寻不见踪迹。吃穿用度与米面菜的购买,每周要与老公一起到很远的地方"背回",那叫一个累!再是与原著居民共处,尚有诸多的不适。比如,每天清晨不闻鸡啼,当地居民大嗓门儿会将你早早喊醒;习惯坐于街口(村口)的中老年妇女,会像""朝阳大妈"一般,把每户人家过往客人打量个仔细;谁家遇到红白喜事那阵势堪比电视中的剧情画面。想必作为建置百余年的城市,同样来自乡土的祖辈们也当如此了。
小区花开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写到:"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其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在洪山坡家门口的那座山,也曾经是我的乐园。那里,有家人开垦过的菜畦,也有光滑的石井栏,有蝉鸣、有蛙叫、有收获芸豆、豆角的快乐,有从地里翻出百公斤芋头地瓜的高产,有满山遍野掐拾山菜的惬意,有寻香捋槐花的沉醉……。在这里,我体验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享受过远离尘嚣的宁静恬淡……
小区花开不知不觉中,我已在拥有绿色生态环境的洪山坡小区生活了近20年,花开花落间一代人的花容已不在,而小区初建时种下的小松树却伴随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
如今住在小区的大妈们已少有集聚,闲来谈论别人的家长里短,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广场舞的健身锻炼中;小区出行的交通线路也已四通八达,公交车与地铁乘车方便模糊了城乡地缘的概念;年轻人开着私家车进进出出,礼让行人,刻意避开了按喇叭的高分贝;小区购物,已被东西南北的商圈与生活超市所包围,吃穿用变得无比便捷;小区的后山上开辟了山头公园,公共化的园林建设取代了私人制的垦荒造田……
小区花开再也回不去的从前,新时代里"忆苦思甜"。在真切中感受着:我们的生活已过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