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的故事分享到了第6天,现在想问一句:如果有机会,你愿意成为他们中的谁?
在关于《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其实还有另外一些故事之外的故事,或许这些故事更有趣。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书有看过之后都乐于分享。
01. 后来的觉醒者
大多数人觉得他们像书中的唧唧,做事总是犹豫不决的。但他们却愿意成为唧唧,愿意成为勇于突破自己的那个唧唧。
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仔细的体会过,唧唧突破自我之后。那一段艰辛的路程。
那个时候它总是在希望中获得失望,失望中看到希望,希望中又是失望,如此反复。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唧唧,比任何时候都失望。
虽然它持续的行动俨然就是个志在必得的气势,却也不得不一次次面对现实的沉重打击。
这也应了那句话:“一个人的觉醒,1%是靠他人提醒,99%是靠社会的千刀万剐而。”
事实上,还有一个真相。真正醒来的或许不到1%,而那99%被千刀万剐的人,最后过得浑浑噩噩,行尸走肉的在人间逗留一辈子。
而唧唧是幸运的,它的苦难为它积累了后来的幸运。提到唧唧,我们应该向它致敬,向那些敢于向困难亮剑的英雄致敬。
02. 自暴自弃者
这个成语不用怀疑,非哼哼莫属。我不知道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哼哼,不知道我们身边有多少哼哼思维。
这本书中除了唧唧以外,最被关注的就是哼哼了。有点类似网络中某些人为了出名不择手段一样,虽然哼哼,并不是为了出名。
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模板,它其实挺可怜的。一开始和别的伴一起在C站找到了大量的奶酪,从整个人生线来看,那时的它其实也不算太成功。
只是作者没有说明,哼哼是不是富二代,但他从第一次获得奶酪之后,完全是一副见利忘命的行为。
谁会想成为它?没有谁愿意成为他。但现实告诉我们,生活中成为哼哼的角色不在少数,哼哼思维也从来没有断绝过。
但好在当下爱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了,重视自己的人越来越多了,重视自己成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因此,为乐于学习的人点赞吧!
03. 看到即做到者
这样的人生活中也有,但是特别少。嗅嗅与匆匆两个角色,类似极少数默默无闻的实干家。
在人格上,他们鲜为人知,因为他们毫不起眼。在行为上,他们微不足道,他们不足挂齿。
他们看到的范围并不广泛,也就是那些高智商者所说的缺乏眼界,但他们却看到一点,做到一点,每走过一处都是成长。
他们许多时候,都比身边的人先发现一些规律,而身边的人却不屑一顾。或者他们最多对匆匆这类实干者说一句:嗯,很有道理。
而正因为嗅嗅和匆匆眼界有限、能力有限,关键是思维也有限。他们才没有时间和精力,大量的花在多余的思考当中。
看到即做到,这才是真正的极简主义者。因为他们不会去浪费多余的时间,他们只专注于自我的成长。
写在最后:
不管最后你愿意成为谁,但愿你能把学习的爱好和习惯持续下去,把微不足道的行动持续下去。
最后,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能够做回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