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明皇的多面人生

唐明皇的多面人生

作者: 大盗东门吹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8-24 13:21 被阅读0次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央,矗立着一块国宝级的文物——石台孝经碑。

其雕凿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留下了两位帝王的四种字体, 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由唐肃宗题写碑额。

它不仅记录了唐时期盛行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也见证了大唐王朝的由盛转衰。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细看这位皇帝的墨宝,他的造诣确实在书法史上能有一席之地!也正是这样的一位影响了中国历史长达半个世纪皇帝,造就了开元盛世,也将大唐王朝推入深不见底的悬崖……

他的一生,有金戈铁马,也有花前月下,有励精图治,也有享乐安逸。

这位盛唐之子,最终却在马嵬坡下送走了他的爱情,也亲手将一个煌煌盛世,推下山坡。

由阎守诚和吴宗国两位先生合著的这本《盛唐之子: 唐玄宗的成败》,是一本人物传记,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这位传奇色彩的帝王。

借这本书,我们就成为了历史的旁观者,一个丰富的唐明皇正缓缓向我们走来……


“斜杠皇帝”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唐玄宗李隆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六十余首,这首咏叹孔子的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也是唐代帝王中唯一的选入的一位。

想必也是,这个诗歌绚烂的唐代,作为帝王,他们为这个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确也有不少的功劳。

从唐太宗、高宗、武则天,再到玄宗,他们不仅爱好诗歌,而且竭力提倡。

唐代的科举,进士科最先只考策论,而到了唐玄宗时期,他更注意文治,提倡文学,科举考试内容诗赋占比更大。

其间李白、杜甫、高适、孟浩然、崔颢、王昌龄、王维,这些光照千古的诗人,可谓群星璀璨。

他们才华横溢,情文并茂的作品,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雄壮浑厚的盛唐气象。

而唐玄宗也和盛唐诗人有广泛的交往,他十分爱惜尊重有才华的诗人,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学士,李白,就是最著名的那位。

当时这位青莲居士应召入宫,玄宗可是“将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这样的规格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于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和一个傲岸不羁的诗人,碰撞出了浪漫的意味,演化出“力士脱靴”、“醉草退蛮”的故事。

可是唐玄宗对李白的欣赏,也仅仅是停留在他的诗才上,他认为李白“非庙廊之器”

或许唐玄宗是对的,像李白这样感情奔放的大诗人,的确不是从政的人才。

或是对“如逢未穿列,犹可帝王师”的李白而言,成了明珠暗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还得感谢唐玄宗,因为他,宫廷里少了一个侍从,人间却降了一位浪漫奔放的诗仙……

梦回唐朝,就如徜徉在一段璀璨星河之中,而这段星河也应该有李隆基一个位置!


“腹黑君主”唐明皇

李隆基的才华不仅仅在于文学艺术,更多的是他在治国理政方面,开元盛世,可不是几首绝佳的诗作就能创造的。

但傍身的这些能力,却是在他险象环生的宫廷斗争中练就的

为了能让自己在竞争中获取主动地位,李隆基只能不断地学习,壮大自己的力量。但与此同时,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干练的李隆基,也塑造了一个腹黑的唐明皇

阿德勒有句经典的语录: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幼年时期的李隆基,即使被祖母武则天冠以“此儿当为太平天子”的评价,却还是经历着皇家宫斗的残酷和无情。

生母窦氏被杀、父亲李旦忍气吞声,在夹缝中周旋于李氏、武氏集团之间,一不留神,就可能身首异处。所以,在当时的李隆基心中,培养出了坚忍的性格,也埋下了猜忌的种子。

这样的个性,在他今后的人生中,一直会不断闪现。

登基后的唐玄宗,对待李唐宗室以及自己的兄弟,尽力地深化感情,但事实却是“专以声色蓄养娱乐之,不任以职事”

甚至对于自己的儿子,也充满了各种不信任。开元二十四年,玄宗因轻信谗言,杀掉了太子瑛和另两个王子。

对待后来的唐肃宗李亨也是时刻防范,充满了猜忌。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固然害怕叛军攻入长安,更害怕太子在监国和平叛过程中提高了威望,扩大了权势,从而危及他坐了43年的皇帝宝座。

最终,他也被这样的猜忌反噬,晚年守着太上皇的尊号,却也被困在皇城,不得自由。


“多情帝王”李三郎

自古充满文艺细胞的人,都是多情的。

所以这位“斜杠皇帝”就自带了“情”的属性,以至于后世一直传唱着关于他的爱情故事。

在贵妃杨玉环之前,李隆基的生命里还路过一个女人:武惠妃,为了这位“少而婉顺,长而贤明,礼合礼经,言应图史”的小表妹,他不惜重演当年高宗皇帝的历史“废王立武”——同样的王皇后,同样的武贵妃。

当年武则天夺取李家天下,韦后篡权的先例犹在眼前,李隆基岂会不知?

可见,用情至深。后因群臣反对,直到武惠妃去世也未能如愿,只能在其去世之后加封为“顺贞皇后”。

几年后,一声“三郎”唤起了李隆基内心的那份悸动,这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羞花美女,填补了他感情的空白。

于是,年迈60的老皇帝似乎找回了青春的活力,梨园赏曲,华清池流连,“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沉浸在爱情中的三郎,闭塞了耳目,对国事漠不关心。

他曾对身边的高力士言道:“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可惜他的“高居无为”换来的,却是举国的动荡!

最终这位伴随了玄宗十八个春秋的杨贵妃,用三十八岁的生命换取了他晚年的平安……

多情还是无情,或许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结语: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斯人已去,滞留得空荡荡的行宫,元稹的这首《行宫》也正是后世对于唐玄宗的态度。

也是因为他的多面人生,才有了如此多的话题。

尽管本书的作者对唐玄宗人生的描述已尽量客观,但也不难读出其中的唏嘘和落寞。

其原因,或许如他的人生和彼时的大唐帝国一样,是一段抛物线,有了较高起点,也走入了更低的终点…


相关文章

  • 唐明皇的多面人生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央,矗立着一块国宝级的文物——石台孝经碑。 其雕凿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留下了两位帝王的四种字体, ...

  • 唐明皇的人生波澜

    在众多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凄美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中,除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李商隐的《马嵬》,马嵬...

  • 人生多面

    一 这件事发生二十多年前,我还在县城上班。酷暑盛夏,大中午,我刚午休起来,走出...

  • 人生多面

    二 这也是一件往事。 当时我在县直一个部门主持工作。我们单位坐落在一个小街道的顶头,...

  • 人生多面

    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又一轮改革大潮涌起。基层党政机关办企业,在当地不仅仅是提...

  • 唐明皇

    唐明皇(玄宗) 《长恨歌》读后感 一个失败的君王, 一个悲情的男人 创造了唐的巅峰,也把他推向谷底 ...

  • 唐明皇

    唐明皇 一 人生一场梦,想来无限悲。 胡儿不足信,安能怪贵妃! 二 人生一场梦,何必论是非。 痴心我不改,依旧爱贵妃!

  • 人生的多面选择

    在我还在上大二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俨然是个穷学生。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孤独,和自己的室友和同学们相处不来。那...

  • 多面人生

    人们常说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但真的仅仅只有两面吗?我觉得未必。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扮演着无数的角色,每个人都是演员...

  • 多面人生。

    多面,多维度,多思考,多看,多听,多想。人生真的不是说的那么容易。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迷茫了,心太柔软了,为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明皇的多面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xo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