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我的感悟
书不能白读,时间不能白费。要获得最大的收益,就要读+思考+记录+回顾。
第二部分:问题回答
问题1:回顾三编,哪个问题带给你的收获最大?为什么作者在序言里说:20多年来,许多问题“风采依旧”?
1.什么是中国的贡献?所谓中国的贡献,不是以我们的经验、体悟装入西方的理论框架,而是真正无可替代的贡献,作出独特学术理论贡献,要进行关怀、理性、总结、反思。
2.本书1996年第一版出版,2014年第三版,距离作者思考书中的问题已经有20多年了。然而第三版出版却基本没有改动,这说明思考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也可能和务实的实用主义者不愿做出改变有关。
问题2:你对“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了哪些全新思考?
本土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不只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而已。不能从表面来理解“本土”二字,关注本土问题不是试图从中国传统或社会中寻找某些据说是具有“现代性”的因素,而是要关怀中国昔日和现实,深入理解和发现现实并加以概括总结,在反思中坚持和放弃。
问题3:本书读毕,你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并对自己的学生时光/职业生涯有了哪些重新思考/规划?(请分点陈述)
1.刘墉先生所说,书不能白读。怎么样才是读好一本书,怎么才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果?这事应当思考的问题。
2.规划
第一,每次写读书笔记是进行思考的重要方式,但是结合思维导图应该更好,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全书的架构。
第二,法学家不应只学法学,要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才能在法学上有所突破。
第三,苏力先生思维非常活络,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以后可以多多拜读其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