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组织及个人如何再生

组织及个人如何再生

作者: 微蓝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11:14 被阅读0次

    该篇是微蓝拆解李善友老师大课8/100篇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话题是创新的定义。对于创新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企业的发动机等等。但是,当我们看到无数创新的先驱,死在了创业的路上。举个例子ofo共享单车,共享经济是趋势下的新产物。而共享单车也在这样的产物下应运而生。

    各地区纷纷出现黄色的自行车,很多投资者看到了浪潮,纷纷投资。2018年上海凤凰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下滑46.68%。对此,上海凤凰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共享单车生产和销售减少。其中,仅OFO共享单车运营方的欠款就高达6000多万元。

    我们可以认识到的是共享经济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那么共享单车的创新我们能说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微蓝认为创新是没有错的,组织或是个人要发展必须遵循创新法则。小黄车的失败我认为对于创新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的,它的失败不代表共享经济的失败。前车之鉴,作为创业大军的一员,我曾经对于创新的定义,是非常肤浅的。就是独特、与众不同的新事物或新思想。这个理解让我在教培行业的运营中,出现了很多的错误。今天我想详细拆解一下创新,希望给企业和个人发展有一些启发。

    一、创新的涵义

    政治课本对于创新的定义是旧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的产生。善友老师对于创新的理解是母体不变,子系统进行创造性破坏。创造性破坏这个词非常形象,就像人体之所以能够保持健康,就是体内新陈代谢,坏死的细胞排出,从而能够新生新的细胞。

    这个诠释让人眼前一亮。之前我做培训学校,3年就会遇到瓶颈,我一直认为是管理、制度的问题,于是大量的去学习管理和营销方面的知识,结果发现收效甚微。于是,我认为是教学质量也就是产品的问题,于是开创新的产品品类,起到一定效果,但是还是无法有大的发展。这一度让我困惑。并且新的产品品类跟既有的管理不匹配,导致无疾而终。

    善友老师的课程给了我新的方向。母体的管理和制度,属于母系统,不能轻易变动。而产品的改进还是在第一曲线上做文章,还是低水平的重复。要想创新,要对子系统进行创造性破坏,并且跟原有主营业务进行隔离,并且由于人们对于新事物接受的滞后性,创新事物遵循S曲线,一开始是要走下坡的,此时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源,或者有第一曲线的增长作为支撑,该项目就会胎死腹中。

    小黄车的失败可能有很多种原因,我认为在创新这个角度上说,小黄车的概念是好的。但是并没有对创新这个词理解透彻,时间点把握的不好,导致了失败的结局。

    二、创新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

    之前李笑来老师说,人7年就是一辈子。之前没有深入探究过,为什么是7年,不是5年或是10年呢。后来,读生物类书籍,发现科学表明,人体内的细胞,每7年就会全部换新。这也就意味着每7年,我们就会成为崭新的生命体。人体寿命的延续,很大程度上就是体内细胞的代谢和再生的结果。所以,李笑来老师才会精准的说人7年就是一辈子,是由科学依据的。

    这其实和善友老师提出的创新内涵是不谋而合的。那么个人如何遵循这样的创新法则,实现自己的再生和发展呢?我认为有以下2点;

    1、走出舒适区=创造性破坏。其实,我们经常说的走出舒适区,就是对自己的体内因子进行创造性破坏。去多尝试新的领域和可能,对于自己的感到苦难或是痛苦的事情,进行刻意练习和重复。但是,我发现周围的人,都知道走出舒适区,很难有人坚持。市面上的社群课程,也大多是21天的短期速成班,效果有,但是要想成为大脑的条件反射的习惯,并且真正影响行为则很难。

    2、百日成就计划。经过我近半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我发现了一条通路。就是成功的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大多数人无法坚持或做到,那就是百日成就计划。无论你想要在那个领域精进,必须至少通过百日的刻意练习,并且有一定成果的交付,也就是有效地输出。很多成功书籍提到,你成功过,那么通过刻意练习就会找到诀窍一直成功。之前我提到要做到前20%,如何做到呢?今天我有了答案,先从该领域的百日研究开始。无论是李笑来的第一本英语书籍还是成甲对于学习的领悟,无论是曾国藩还是查理芒格,都是通过这个通道,小有成就,然后不断地进行百日成就循环,最终有所大成。

    以上就是微蓝浅薄地思考,欢迎大家来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组织及个人如何再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y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