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瓜瓜 千字营 18季海燕群 第22天
我的六岁小儿一天跟我说:“妈妈,乔瑞妍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我说:“为什么呀?”小儿说:“乔瑞妍说她和张宇欣是好朋友了。”我说:“那你仍然可以和她做好朋友啊,一个人可以有好几个好朋友的。一个人可以不止拥有一个好朋友的。”小儿厥厥嘴说:“反正我还和她一起玩的,但不是好朋友了。”没想到这小小的孩子竟然对“友谊”这种感情有一种“独占”的想法。
小孩子喜欢和谁玩喜欢和谁做朋友,完全天性,只要一起玩了就是好朋友。但也会吵,也会好。完全没有任何成人里俗世的标准。当然他们不会喜欢老是跟他们捣乱的小孩。
当我们长大了,会发现和自己有过交集的朋友有很多,但一直有交集的朋友却并不多。(我说的交集是说保持一直交流的那种,包括见面相聚,微信交谈,电话联系等等。)当我们问问自己“你有几个好朋友?”我们是不是已经想不起那个幼儿园里和自己一起玩的好朋友了?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的朋友也在更新叠换。那么,想一想“你有几个好朋友?”
幼儿园里的好朋友基本上就是因为老师分组活动分组吃饭时被分到一起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机会多,就成了好朋友。
等到我们长大,我们进入小学,中学,大学,我们会和自己班的同学有比较多的交往,会有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去小卖店的这样的好朋友。
有一个词形容一种很要好的朋友,叫“闺蜜”。我不知道“闺蜜”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友情叫“闺蜜”?我相信“闺蜜”的感情一定是非常非常好的好朋友的那种。但,那到底是哪样的好?我也不知道。我认为,大概每个人对友情的需求不同,于是会拥有不同的朋友。“闺蜜”的感情一定是甜得像蜜一样的感情。
有一种朋友叫“知己”。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陈果老师在她的幸福哲学课的第四堂课里讲了关于朋友的话题。其中,她推崇的这种“知己”的朋友,就是一种懂自己,并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的那种朋友。她认为“知己”应该是另外一个”自己”。
我觉得,无论是“闺蜜”还是“知己”无一不体现了自己对好朋友的“苛求”。在这种友谊里,自己把自己放在那个亮闪闪的主角位置,而朋友就是那个烘托这份美丽友谊的人。记得有一个贴,这位作者觉得人大了很孤独,她说“我一直以为是我的好朋友的朋友,但是她有自己的好朋友。”我甚是疑惑,难道友情也是像爱情一样需要专一性?
我甚是推崇中国古人的一种友谊哲学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随着长大,交往过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每个朋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朋友交流,不同的人关心的话题是不同的。不同人的个性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观点是不同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哪一个朋友,只要是曾经和她/他交谈甚欢,或者她/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困惑的一个问题,或者她/他的一段话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或者她/他一起度过过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或者她/他让自己耳目一新,他/她愿意和自己交流。。。。他/她们就是我的好朋友。我发现我可以从不同的朋友那里获得不同的能量。当然我也乐意向我的朋友输出我的能量。我的朋友不需要成天和我腻在一起,不需要时时和我两人互相鼓劲,不需要昭示天下---“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我有我的生活,朋友们有朋友们的生活,我们只是互相成为了彼此人生中一道永不退色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