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务接待远方来客,听到了一条对我来说比较在意的信息——有同志到他们那里做援助,按期限受苦几年回去后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结果郁郁寡欢,得了抑郁症自行了断了。
客人们你一眼他一语,陆续说起了好几个人的名字。显然,这样的事情不是孤例。
我们总喜欢搞这个热、那个热,援助边远地区也算是一个热点。听说去了福利待遇好,更重要的是能为将来升级镀金。当然,要付出的代价最起码有二:一是要适应那里的气候。二是要扛得住那里工作的辛苦。
今天,真正听了他们当地人的叙述,才明白并不是去了就一定能得到回报,受苦了、付出了最终一无所有也是有的,听听这抑郁的、自行了断的还不是孤例,我顿时就被吓住了。
像我这样本来就不善于争取机会的,估计去了也是白去,属于那种出了力却收不到报酬、开了花却收不到果实的。
想通过走“捷径”实现目的,就一定有风险。否则,大多数人都去走一走“捷径”嘛,不就受几年苦么?换来余生无忧,谁不会算这个账呢?
或许,正因为“捷径”也不保险,所以才只有少量人走。
不作那辛勤的蜜蜂,做一只点水的蜻蜓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