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带孩子,醒来的时间大都围绕着宝宝,没有成篇的东西可以写出来,更多是记录一些琐碎的观察和心得。要说有什么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写过后基本就不会再看,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记录当时的快感,这种随意的写作方式不太可能提升写作水平,说是一种工具更合适,用来记录或是疏解情绪。写什么反映出来的是想了什么,思考的深度才是关键,坦白说我的大脑用得很少。
最近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下意识给自己贴的标签并不完全符合自己,我以前认为别人对我"乖乖女"的评价限制了我,为了迎合这个期待我一直都挺乖。但我回顾了下,我好像并没有一个有意识的"迎合"过程。从小到大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违逆大人想法的经历,因为违逆带来的冲突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痛苦。
有个事情我记得很牢,小学里老师发了张电子词典的传单,堂哥当时有一个,所以我也超想要,回来就跟妈妈吵着要买,当时一台电子词典100多元,对我家来说很贵,妈妈千万个不舍得,但最终坳不过我大哭大闹给我买了,当时一个班级也就两三个人买了,买的同学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而我家是属于条件很差的。我不记得那个电子词典的命运了,可能就是和菜头说的平行世界,幼时渴望的东西没被满足带来的痛苦是记忆深刻的,而如果当时被满足可能就很快遗忘了,现在回想来只有满满的愧疚。
还有一件事情是我高中升大学想要整牙和换手机,整牙的钱是爸一个月的工资,手机是舅舅给我买的,尽管最终都被满足了,但当时那种羞辱的感觉还是记忆尤深,拧巴的青春期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欠了舅舅一家太多人情。
我究竟顺从不顺从呢?我回顾过去的经历意识到这取决于我有没有想清楚,如果我想清楚一件事情或者说真的想要做一件事,我一般不会顺从别人,比如我坚持整牙、月子里洗头洗澡、拒绝不想去的社交等等。而如果我内心没有什么想法多半或者说想得不够清楚通常就顺从别人的意见了,我就是一个想的少缺少主张的人,所以大多时候都显得乖巧顺从。
现在看来我看上去乖不乖巧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内心怎么想的,我的行动是否顺应了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当然生活里想要事事顺心不太可能,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就面临着妥协和磨合,目前我最大的功课就是和破婆婆的关系。和婆婆在一起大体是愉快的,但多少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当然日常通常就是一些鸡毛蒜皮,我没有必要太在意,对于我真正清楚的东西我是不会去顺从。所以我想要有一个自主人生,真的要去好好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要不然最终我会顺应别人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