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桥‘忆往’
“养女嫁单板桥,跌到两头翘。”这是虹桥地区一句谚俗。单板桥是村名。据《乐清地名志》载:清光绪辛丑(1901)《乐清县志》载,单板桥属瑞应乡十六都。村有单板桥,以桥名村。1961年分为桥南、桥北两个村。 单板桥是平原村落,处江南水乡的水网之中。过去道路是土路,下雨泥泞,出入很不方便,跌倒“两头翘”是常事。
传说,一次一位砍柴的仙人来到单板桥,见村人进进出出沿着弯弯曲曲、绕来绕去的河岸,花费了不少时间才出村。仙人看在眼里,何不为人间做件好事?于是从山中拣块石板,担子一头是木柴,一头是石板,颤悠颤悠而来。石板在河汊最狭窄处一放,于是有了桥。据村中老人回忆,单板桥顾名思义是一座独立石板的桥,宽一米多点,长三米多,现在原桥位置铺上水泥,加宽了两侧,添置钢管栏杆。
单板桥是水稻产区,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播种早稻比其他村早几天,因而收割也早一些,每年早稻收割后,送早米给县太爷尝新。因而该村早稻抉择早熟一些品种,比周围村庄早割7-10天左右。1958年,一次公社在单板桥桥北村召开抢收抢种现场会,社长乔装打扮一番,脚穿草鞋,头戴平顶虹桥斗笠,俨然以一个老农的形象主持会议。公社社长不了解历史,说单板桥早稻已割了,你们(指管理区干部)怎么还不开镰?他一个生产大队一个生产大队问过来,当听到只有单板桥大队开始收割时,暴跳如雷,把斗笠从头上掀下往地上一掷,大怒,也不给下属一个解释的机会。现场会草草收场,闹成一个瞎抬挥的闹剧。 由于是水稻的产区,大米加工成米线成了单板桥农户的副业,一村一品,而且有了品牌——单板桥细面。单板桥细面已有200余年历史,名闻遐迩。
传说,古时候一位乞讨人,要的饭多了,吃不了,储存于竹筒里。他无事可干,用棍棒在竹筒里来回捣成浆,一日竹筒竹节出现小孔,一条长长的粉丝挤攘出来…… 做细面和做粉干既相似又不同。 早稻米100-150斤浸2小时磨成浆,在浆袋里用石块压干,放一夜
(12小时),加牵头(米饭)在石臼里捣,使其均匀有韧性,做成拳头大小的粉团,在蒸笼里一格一格摆好,炊八分熟。测试方式:打开笼盖,用手指按一下,有弹性、内心存一点白即可,否则未熟。炊好后,又进行一次捣,捣好后在米床上捺、擂、搓,做成25厘米长、直径15厘米的圆柱状。在扛桶里压,桶底有铜铁制成的粉镜,压出粉丝盘在蒸笼里炊1小时左右,分段,挂在竹竿上凉晒。细面每绞长60-70厘米,一边长,一短,似“U”型。 细面比粉干细,使用粉镜不同,大荆细面使用的粉镜是4号,朴湖粉干使用的粉镜8-10号,单板桥细面使用的粉镜是6-7号。每100斤米可做95斤细面。 粉团生和熟,做出的细面味道不同。熟,韧性好,滑溜,汤色清,生煮时会糊,寸寸断,汤色不清。现在一些工序以机械替代,提高了效率。
出售粉干、细面的竹箩是特制的,比装稻谷的竹箩大而深,因粉干、细面轻,大的竹箩可多装一点,挑起来也不重,可多卖一些。如今在虹桥镇栏杆桥还能见到这类装粉干、细面的竹箩。 单板桥有悠久的革命历史,1926年上半年,贫困的无粮村民,要求大地主陈某某开仓卖粮,受到地主的辱骂。农协代表陈连珍带领七十多名饥民冲进地主家,打开粮仓,分掉部分粮食,还锯掉陈家正在兴建的屋栋梁。地主陈某某不肯罢休,从县里搬来警察,捕去陈连珍等八人。农会立即组织五十多人,拿起锄头、棍棒,终于把陈连珍抢回。反动警察跑掉了,陈某某亦被愤怒的农民抓住,捆绑起来揍了一顿。1946年8月成立了地下党支部,秘密地进行地下斗争,涌现了周公田等优秀共产党员,直至虹桥解放。现在。走进虹桥镇城东社区桥北村,做好的细面晒满了村庄,在这里,这项传统手艺已经流传了200多年。
上周,村里新落成的桥北文化礼堂让单板桥细面的手工制作过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载歌载舞迎喜事今年7月,桥北村将原有的许氏祠堂和村综合办公楼进行整改,筹建文化礼堂。经过四个多月的建设,如今,集历史、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礼堂隆重开堂。近日,社区各村的村民向桥北村文化礼堂涌来,志愿者们早就备好了茶水、点心迎接四方来客。礼堂门口,老协成员给来往的车辆行人做引导。礼堂外墙的笑脸墙、村歌、村训等墙壁文化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广场上,镇计生办、新居民管理所等职能部门的志愿者们正在做相应的宣传。锣鼓声中,开堂演出开始。来自周边各乡镇礼堂的30个节目为新礼堂的落成助兴。观众席座无虚席,站着的群众围了好几圈。
“文化礼堂好!多功能,聚人气,我们晚上还可以在广场上健身,希望以后能多在礼堂里开展文艺活动。”一名观看的村民说。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民间道德奖”颁奖仪式。 特色展馆记忆深为了展现桥北村的传统细面手艺,文化礼堂在二楼特设了民俗展览馆。“来,一起试试看能不能推得动这石磨。”捣臼、拗床等旧式制面器具前,村民们跃跃欲试。为了全方位还原手工细面的制作过程,村里请来有经验的老师傅对原始细面制作流程进行梳理,再收集各种零部件,收集不到的尽全力重新制作,才有了二楼展馆里的整套制面工具。
“为此村双委还特地去岭底山上寻找合适的木料。”村党支部书记许银德介绍,“现在整个制作过程的视频在展馆门口的电视上循环播放,村里的老老少少看了都觉得很有意义。”“我们祖辈就一直做细面,到了我这代手工变成机器,这手工的制面过程可真是好久没见,勾起了不少回忆。”村民许贤兴说,“现在50岁以下的村民基本不了解手工制面的过程,虽然流水化做面效率大大提高,但是这门传统技艺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此外,民俗展览馆里还有桥北村历史由来的介绍、农耕文化的器具、文化名人等,囊括了几代桥北村民的记忆。
一年四季,年年想开春!
初春便开始盼你深入梦里四处寻找你的踪迹怕错失一丝良机梦醒时分溪水不再沉寂草木刷新吐绿鸣啼缠绕嫩枝间或冲上云际万物复苏了活力把笨拙用力甩去翩翩起舞一片欢声笑语
水中鱼儿嬉戏蓝天云歌云飞春天真的来了和春相拥约会怎能不惬意眉梢漾起舞姿脸上爬满和煦纵有偶尔云积春天依然美丽春用暖暖的爱意把封冻的残冬融去用浓浓的情大写一个爱字春用爱洇染千言万语感受绿荫无边望断秋湖连绵驻足纯洁相依春情盎然追逐醉美四季
黄叶伴冬归,绿叶标春暮。柳眼如蚕怒放睁,未把东风负。 如雪是杨花,又见风飘絮。勿怨朦朦扑眼来,只是追春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