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心底之声

作者: 马萃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16:41 被阅读145次

            老友发了一篇他写的文:《山阳记》。

            他叮嘱我转发,又叮嘱我好好听下,对我有益。故我戴上耳机排除一切干扰好好听。听完,我回复他:心疼的感觉。他说是他写的不好吗?我说:离别的疼,感动的疼。

    山有她的神秘

            萍水相逢,在他离开大山时,与山中李奶奶告别时的依依不舍。那是离别的疼。当李奶奶得知他喜欢吃野菜婆婆丁(蒲公英)时,趁他还未离开之前赶忙去山上挖了很多,摘洗干净。那是感动的疼。说疼可能有些过了,就是心真的被触动了。

            听了我的感受,他又说让我写些心得在文化,有奖哦。文化指的是:大舟文化。他创立的个人品牌。我说水平有限恐写不好。他说:特批。

            我欣喜地说:试试。并不是因为那诱人的奖品。(在这里说明一下,他的一副作品曾经拍过1万元,那还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这个我是从网页上搜索看到。而现在,他的小楷一平尺五千)。我欣喜是因为他说了一句话:多读书,写作是写心。

            读书也是心在读,情到深处自然就落泪,自然就欣喜。

            多年以来,我都默默地安静地找个角落呆着,从来不争什么,所以过的很平淡。是他一次次鼓励我,让我不要放弃。缘分就是如此奇妙,我要感谢它。十余年不曾相见的朋友,再次相遇,他写了一首诗:

          “伏六塬同堂听讲,黑水畔结为雁行。十余年相隔千里,几回回旧影入梦。”送给我,有人说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回他一篇:他是我同学也是我老师,准备发表。只可惜文章中涉及到一个好朋友,我遵守诺言不发表出来。诺言遵守一个必然违背一个,两难全。之后他也没再说什么,但是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还是会把他写出来,用心的写,写出心里最真实的声音。

            著名作家亦然老师在给作家蒋坤元老师写《浮出水面就好》这本书的前言时有这样写到:

          “这年头关怀自己灵魂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所有的人都在叹惜世风日下,所有的人都在指责人心不古,大家都焦虑社会的沙漠化,又有多少人低下头审视一下自己日渐荒芜的心田?”

            这是亦然老师赞美蒋老师关怀自己的灵魂,审视自己的心田。这里我借话来评价一下我这位老友。

        《山阳记》中写到:“我第一次去一个地方,有了不想回去的感觉”。“不思归”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找不出理由,却觉得真实不虚。我觉得大概他的灵魂喜欢那样的群山,喜欢山上静谧的夜,喜欢在那黑的夜独自聆听虫鸣,泉响,檐雨,风声。他说那里的夜是活的,让他陶醉,让他不舍。

            而我,被他这样的心境感染,恨不能自己也身临其中。然而,这好像只是梦,等梦醒,我还是要回到每天上完班回家带孩子的现实中来。时间对我来说已远远不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是何其艰难?

    很喜欢“水的颜色”

            哪里是归途?他说。是家?是西安的念庐?是北京的常惭居?是合阳的老宅?好像是,好像不是。听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究竟哪里是归途?灵魂的归途?我也在找,找一条自己可以一直坚持下去的理由。

            想想自己的家;想想多病缠身的母亲;想想因为在娘胎大脑发育不全,以致影响后天生活的二姐;想想患了癌症早早离我而去的父亲;想想一年失去三位亲人的感觉;想想两个稚嫩的孩子;想想为了一家人不分离,三番五次放弃大好前程的丈夫;想想两次怀孕都是妊高症,但坚持顺产,而后留下高血压后遗症的自己。哪一个不是坚持下去的理由。

            苦,已经不苦。苦丁变成了棒棒糖,三七花变成了蜂蜜,苦瓜越来越爱吃。正如《山阳记》中李奶奶说的话:“别想那么多,过去的苦多,后面的甜就多,苦是甜的根,有根才会甜的长久。”

            越来越喜欢这些老人家了。

            记得过年前,老友知我回家,早早的就安排好,腾出一天我们大家可以聚聚的时间。那时他已准备好去我家看望老母亲的礼物,是他写的一幅中堂,而且也已装裱好。等母亲看到他,一眼就认出了。然后俩人就像遇到知己一般的聊起来了。

            只是求学路上的一顿饭,他可以记一辈子。他说亲自去看望我的母亲,还说:婶啊,什么时候有空,我接你去西安玩几天。可他哪里知道母亲有多忙。他的好意只能心领了。

            有时候,我觉得他像一位老人,我也喜欢上了他。他说的很多话,就像告诉你:要听老人的话。我们有很相似的东西,都是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都说那是多么幸福的事。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邂逅。只有灵魂相似的人,才会真正相遇。宇宙的指引,让我走向了你----灵魂中的另一个自己。

    蓝的天,白的云,简简单单

          《山阳记》中写到:

          “若想读书,当点一支蜡烛,插在蜡台上,那种生铁做的极质朴的蜡台,与相知的人或对坐,各自读各自的。偶尔停下来看一眼对方,偶或四目相对,微微一笑,又低下头。偶或轻轻的微抬眼,从眼镜的上面看一眼对方沉醉的样子。偶或两人并坐,并头去看一本书,或是《红楼》,或《西厢》最是醉人。”

            我想,我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归途,我也终于说出了心底之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那心底之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hs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