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Brin写过一本书—— (《透明社会》),从书的副标题中便可窥得主题——“will technology force us to choose between privacy and freedom?”。在书中作者旁征博引许,探讨各种信息自由所挑战的社会议题,如:智慧财产权、限制、自由、责任及隐私。而不同于以往社会舆论的腔调,作者并没有认为信息化在挑衅人类的隐私,而是认为应该寻求一种“相互透明”(reciprocal transparency),在监控者与被监控者之间建立平等的透明渠道。
也许现在来看这个话题有些陈旧,但这本书写于90年代末——一个社交网络尚未诞生的时代。十多年后的今天,回头看看这里的讨论,依然有不过时的部分,但在虚拟网络与现实之间,那层隔断逐渐模糊。在我小时候刚接触电脑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如今,如果你是一条网络上的狗,那么很快你周围的伙伴们就会发现,原来现实中你也是一条狗。这个进程的推进得益于许多方面的发展,而不能抹去的那一位就是Mark Zuckerberg(马克·扎克伯格)与他的Facebook。
在Facebook之前存在着社交性质的网络,也存在着接近实名的个人博客,当然即时通讯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实名的工具也是自然存在的。然而Facebook却是在推动实名制社交进程中最强大的力量,如今这个平台内拥有12.3亿的月活跃用户,而他们都在顶着真实的身份与他人交流。当然,你可以认为Facebook的实名化更像是商业策略(广告商的确会更青睐拥有实名数据的平台),但考虑到Facebook内部对此的激烈辩论,这么多年来能坚持下来的唯一理由便是——Mark对此有着执着的坚持。好吧,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在最新的一些Facebook旗下的应用用户确实可以匿名登录。对此,Mark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知道这个摆动是否幅度太大,但我确实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我们不需要继续只做实名制的时刻。如果你总说处于实名制的压力下,我想这就是一种负担”。没错,Mark对此有些摇摆,但在讨论这些之前我们可以回顾下当年他对构建一个透明社会的假想。
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Mark反复强调了一句话——你只有一个身份。而在David Kirkpatrick的那本 (《Facebook效应》)书内则对此做了补充——“一个人拥有两个身份是缺乏诚信的表现”。这本书用了一章的篇幅特别讨论了Facebook实名制的问题,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窥探Mark的一些理念——随着社交网络的加速,在这个馈赠经济式的世界中,持久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而实名是第一步。当然,这个透明化并不是无条件的透明,而是一定范围内的透明。对于建立好友关系的用户与完全陌生的用户,你可以展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本质上,这也根植于上述的“信任交换”思想,而Facebook社交图谱的建立要求用户通过一定程度上的“交换”获取更多的好友,完全封闭与不透明只会压缩你的社交空间。
从Facebook及与它类似的产品发展情况来看,这个方案似乎是成功的。但它自然有缺陷,其中一个表现便是当用户关系交错复杂后,这个平台逐渐变为了一种形象维护的手段,许多人开始有选择的发布某些信息,从而使其社交形象更加成为“想成为”的那样。这自然与Mark宣扬的初衷有所背离。而随着其他一些形式的社交产品出现,Facebook这样的平台难免标上过为严肃的标签,随着更多选择与出口的存在,Facebook所坚持的原则看上去会更古板。
这篇文章并非旨在讨论Facebook或者社交产品的形态,那个话题我们可以另开专栏,而是要回到“透明社会假想”这个问题上。那么,透明社会是否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成为现实呢?
如果旨在探求Brin书中所描写的那种“监控者”与“被监控者”间的相互透明,理论上这存在可能,但在实际操作上将困难重重。因为,从古至今,掌握秘密与资源(信息)不对等都是政治的核心,推动历史发展的秘密动力。倒不如说去尝试个人对自己信息的控制度的推进,虽然这其中也荆棘坎坷。
如果我们讨论的这种“透明”是跳出上述范畴的,仅仅着眼于个体与个人间的话,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下“透明”的含义。透明是指什么呢?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局限于网络世界的身份与现实身份的统一,或者更宽松一点,两个维度行为的统一。透明应该是局部的、有条件的以及双向的,透明不意味着没有隐私,更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毫无顾忌的偷窥你的生活。Facebook的问题在于他们高估了商业和社会转变的步伐,通过透露自己的身份的确在Facebook打造的世界中更容易获得对等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但它作用于现实中的正面效果十分有限,而为之付出的代价有时令人难以坦然表达自己的状态。而鉴于你无法让用户只拥有一个互联网ID(与之对应的,现实中一般情况下你只有一个身份。这么说是因为现实中变色龙也是存在的,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受同一个身份证件的约束),通过网络世界的透明影响现实世界的生活便在统计学意义上不那么可靠。但可笑的是,目前的社交网络在负面领域却表现的咄咄逼人。当现实生活的普通人出现社会无法认可的行为时,他(她)在网络世界的身份往往会被挖掘出,并遭受潮水般的攻击。当然,有时候这甚至不需要你的实名。
现实世界令人不安的一点在于,当与陌生人接触时,彼此即便十分乐于展示自身的既往行为与兴趣也难以实施。因为在这里受限于空间与时间,当对方不在场时我们便难以表达。这个“不在场”成为了限制与保护伞,使得我们时而焦虑时而安稳。意图建立透明社会的社交网络应该深知这一点,网络扫平了空间与时间的障碍,但我们需要制造对应的场景。亦即,为了兼顾透明与自我保护,我们需要把信息置于会话中。目前的信息流的方案是一种无力的设计,它简单的把“建立好友关系”当作过滤屏障,忽略了关系的变化、忽略了对“维持信任度”做出贡献的不同、忽略了被动接受与主动获取的区别。。。。。。
当然,任何一个产品都拥有其多个维度的目标,竞争的残酷使得目前转变更加艰难。所以透明社会的进程会比Mark想象的要缓慢,但至少在局部范围内它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名人的实名认证使得他们拥有更广阔的影响力。而这个时候即便你公开了个人的一切信息,你依然难以匹敌。当然,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实名化意味着他们需要精心培养形象以及接受更为广泛的反对声。而这种不平等,无论是来源现实世界的因素还是网络上的投入,但愿没能摧毁你有些顽固的心。毕竟,不平等是社会千百年来的发展动力。
著名的匿名网4chan创始人曾在TED上做演讲称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匿名网络会很快灭绝,同时世界会丧失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但是从他的立场来看,“匿名和暂时性的结合促成了在别处少见的勇敢实验和非凡创造”。也许透明社会的假想会遭遇种种问题,而匿名的旧时光也在社交网络的渗透下千疮百孔,不管怎样,我们都碰巧搭上了这辆快速推进的列车,算不上坏事。
图:Pawel Kuczynski作品。还是推荐过两次的那位波兰作家,他有许多画都有Facebook的“植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