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cba5743690aa4998.jpeg)
姓名,指的是人的姓氏和名字,名字是人类为了区分不同的个体,而给每个人的特定的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因而“姓氏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十分的久远和丰富。中华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祖伏羲氏时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而伏羲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中华的姓氏可以分为单姓和复姓两大类,简单来说,单姓就是只用一个字的姓,与复姓相对。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而家谱则是负责记录一个家族谱系和人物事迹的工具书,让后世子孙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
家谱在记录谱系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辈分来记录的,而辈分的标识,则是一个公认的具有美好寓意和特殊含义的字来表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辈分。
在一个家族的同一辈分人中,长者在给他们起名的时候,他们的名字都要带上这个字,这样的起名方式就是按家谱的字辈取名。
国人喜欢按字辈取名,为何现在逐渐消失了?那么。你来自哪呢,你可清楚?
一,家谱起名的第一个好处。首先,我们来看看按照家谱“字辈”起名的好处。首先第一个好处就是,一目了然。
当同一个家族的人在看到一个人的名字的时候,就能很清楚的知道这个人的辈分,比如说:某个家族上一辈的人是“福”字辈的,接下来一辈的人是“禄”字辈的,再往下一辈的是“寿”字辈的,只要看到他们的名字就能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所处的辈分了。像笔者,祖辈兄弟五个,就是按“温良恭俭让”排序。
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让同宗同族的人分清长幼关系,从而不会失了礼节。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古人们更是比我们更重视礼节,身处在同一个家族之中,彼此之间的礼节更是不能少。
第三个原因是,可以加深人们对宗族观念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人们按照家谱中的“字辈”起名,无形之中给家族中的人们一种归属感。
人是社会性动物,对族群有着天然的热爱,就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骨肉亲情一般。
而当一个家族的后代在某天偶然相遇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字辈来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现在人们不按家谱起名的原因
既然按照家谱中的“字辈”取名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现在为什么不流行这样的取名方式呢?说明了什么现象?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一个原因是,很多家族的家谱被人为的破坏掉了,人们无法找到按照字辈取名的参考依据。在半个世纪以前,那一段时期,家谱被认为是旧文化、旧风俗的代表,被人为的烧毁了。
著名作家说,他曾经问过很多人,是否知道自家奶奶的名字,一般人回答“是”;而当问及是否知道太奶奶的名字时,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了。嘛原因呢?“丢失”了呗。
同时,宗祠、寺庙和一些古籍文物也都被烧毁或者破坏掉了。一个家族家谱里的字辈,是严格按照“一字一辈”的规矩向下排列的,代表不同辈分的字是不可能出现的。
而家谱被破坏后,后人再想按照家谱来取名时也苦于找不到用来参考的依据,所以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取名。
第二个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希望起的名字更加具有个性、或者表达更好的寓意。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许多人在取名字的时候也不会拘泥于过去的老规矩了,甚至有些人会觉得按照旧时规矩起的名字会有点“老土”,因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给孩子起名字。
一些家长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起的名字里带有生僻字,或者采用双姓氏(父姓和母姓)来给孩子取名,还有一些人给孩子取四个字甚至五个字的名字,还有用新兴流行的事物给孩子取名字,或者是从古人的诗词中、给自己的孩子取那些有诗情画意的名字等等。
第三个原因,是人们的宗族观念和亲情观念变得淡薄了。人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开放,接受的新兴潮流事物也越来越多,人们更关注于“本我”的意识和享受。
很多年轻人多少都有“丁克”的念头,对于传宗接代没有特别的想法,自然对于宗族也没什么归属感。
况且,同一个姓氏的人们可以分布在五湖四海,彼此之间由于距离很少走动,联系也不密切,即使遇见了也只是单纯的认为对方是和自己一个姓氏的陌生人罢了,毕竟姓氏传承悠久,那点血缘关系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浅薄了。
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嘛样的异常情形发生呢?天知道,尽管概率不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3c94a738cf99db95.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