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卞秋杭
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塑造取决于他的原生家庭。关于原生家庭的书我也看了很多,包括《天生非此》,《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超越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自私的父母》,这些书都有其共通之处。因此我整合了几本书的一些观点。很多内容因为太复杂,涉及更多家庭成员,所以我这里仅仅描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大部分书籍中提到爱的传递时,总是在强调母亲的重要性,也许是因为母亲孕育了孩子,天然的和孩子有更深的羁绊,然而,我仍然觉得,父亲也不可或缺。传统的社会文化分工让父亲在家庭关系中隐形,这种不健康的家庭观念似乎也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学家,忽视了父亲的作用,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能够并且需要给孩子高质量的爱。
在任何一种关系中,个人感受能被理解,关系就是健康的。在心理学上也一样,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人性格的塑造,对亲密关系的态度,自主性的养成都和父母如何对待婴孩子时期的自己相关。简而言之,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复制品。
人生最重要的两个议题:爱和分离。
爱是无条件的,让人快乐的爱,如果有人给你的爱让你感觉不舒服,不开心甚至觉得受伤,那就绝对不是爱,是他人意志强加在你身上的东西,以“为你好”的名义实施伤害。
在三岁之前,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至关重要。此时父母给与的爱,能够让孩子形成健康的依恋模式。这要求孩子在三岁之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周)。并且与母亲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说孩子渴了就给孩子喂水,饿了就给他喂奶,高质量的陪伴需要传递无形无质的爱,每一次孩子有需求时的及时回应,互动过程中的身体接触,对孩子情绪和感受的正确回应等等。
对于不同的陪伴,孩子会形成不同的依恋模式
安全型依恋
父母对孩子的看护是稳定的,他们的父母对于他们的需求是非常积极和敏感的,能有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在这种关系中,安全型依恋的人有完整的自身价值,不因为别人的情绪而变动,他们确信自己不会被遗弃或拒绝,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焦虑型依恋
给予孩子的看护和安抚很不稳定,就会发展出焦虑的依恋类型。有时,他们的父母可能会热情地与他们互动,但在其他时候,他们的父母可能会无视他们的需求。这种不一致并不一定是出于恶意。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照顾者无法完全满足孩子需求。那些得不到稳定照顾的婴儿往往会变得很焦虑,形成困惑,陷入到不确定中。焦虑的孩子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不稳定的关系,他们经常表现出紧张或粘人的行为,害怕被抛弃。容易形成自责型或讨好型人格,负面的情绪对待外在,同时对于自己内在情绪采取压抑的方式处理。
回避型依恋
在孩子幼年被照顾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被看护会让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孩子长大后不太能够去触及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不轻易和别人产生亲密,封闭自己的感受。形成分离的自我,超级理性,情感的部分被切断,无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情绪感情。表面冷淡,事实上内在和人建立感情的需求依然存在,然而他们并不敢尝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依恋模式对应的就是孩子对分离的应对模式,心理学家把三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三个阶段,正常自闭期,正常共生期和分离期。其中分离期对孩子形成自我最为重要。
分离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它分为
身体分化期
婴儿从身体上就开始意识到父母是跟自己不是一体的,父母是另外一个人。
实践期
婴儿会走路了,他去探索世界,开始爱上自己,对母亲的依恋就没有那么足,这像是一个背叛期,因而背叛了与母亲的亲密关系。
和解期
实践期会让孩子备受挫折,他明白自己的弱小,于是重新依恋母亲,但是他们越来越明白母亲是另外一个人,同时他们又发现没有母亲,他们就无法独立,这是最基本的矛盾,被称之为和解期的冲突。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冲突,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受伤,如果母亲无条件的爱他能够分享他们每一个新获得的技能和体验,并且能够发自内心的理解他,接受他,那么他在这个时间期的挫折感就会逐渐消失,重新变得自信,父母的作用就像一个安全岛,他心里有了一这个安全岛,他就会放心的探索世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遭遇挫折时,父母会及时出现在他的身边。但是孩子的自主感也在成长,他会越来越喜欢做主。他也会通过对母亲的反抗来表示保护自己的自主性,这个阶段母亲需要关注并且保护孩子,但是又不要替他们完成任务。这个阶段的孩子知道,但是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还不能独立的应付外界环境,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他很容易受伤,此时母亲对孩子的情感的捕捉就变得很重要,这种是一种理解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既爱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如果这个阶段母亲不理会孩子,听任他自己探索,那么他会接受很多打击,并最终形成我不行并且没有人爱我这种意识,如果父母太害怕他受伤,什么都替他做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会受到伤害。
个体化期
如果母亲尊重孩子,自己探索的需要,并且一直保持,那么孩子就会认同母亲,此时他心理上已经与母亲分离,他也已经认识到,母亲是母亲,我是我,母亲和自己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但是此时他心中的我是对母亲的一种内化。
所以不同的处理方式,孩子会形成三种心理分离,
成熟分离
孩子内化自己母亲的形象,有了自己,他有自主性,形成了主动积极探索的特质。
拒绝分离
就是母亲不愿意和孩子分离或者说错误的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阻碍了心理的这个分离过程,孩子就会形成依赖症,长大以后他就会特别依赖父母,或者说是依赖父亲或者其他亲人,甚至以后会依赖妻子孩子。
单纯分离
母亲不理解,甚至是缺乏理解孩子的意愿,并且拒绝和孩子分享他探索世界的情感和体验,那么孩子就会陷入孤独症,会拒绝发生亲密关系,也有可能会极度自恋。
和家庭的分离模式也分为三种,
成熟分离
爱自己的家,但是又有独立。
拒绝分离
就是恋家,无法独立。
单纯分离
逃离原生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
在我看来,安全型依恋的人对应的就是成熟分离模式。焦虑型则对应拒绝分离,回避型对应单纯分离。很多人的心理并不是单一的,比如我,就是回避型+焦虑型,回避型占的比例多一点。这几年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我现在成为了 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型。还是会有问题,但心理上的安全感在慢慢增多。
不管是爱还是分离,父母与孩子最重要的链接在于,体会孩子的感受。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是情绪的感知,而非知识的传递。我感受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想你所想,感你所感。父母及时和孩子建立正确的健康的感受链接,能帮助孩子正常感受整个世界。
正确的爱和分离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拥有健康的自我,他会很爱他的父母,但是他做什么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盲目的服从于父母。他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长大以后他们也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创造力,人只有通过自主探索才能够形成自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最合适的位置,也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
心理学家认为,三个月之前的婴儿处于一种偏执的分裂期,因为他还没有能力处理自己面对的一些复杂情况。父母一会是好的,一会是坏的,能够敏感的捕捉到他的感受满足他,并且跟他互动的父母是好的,不能满足他,忽视他,甚至虐待他的父母是坏的,那么他们就会使用一种分类的方式把母亲的形象一分为二,一个是好一个是坏,好的是真实,照顾他的那个,而坏的则是被他处理成鬼怪的形象,二者不可不能并存,但是如果婴儿能得到更好的照料,并且与父母有很好的互动,那么婴儿就会有初步的整合能力,他虽然会伤感于遭遇坏父母,但是人可以接受一个基本的事实,他真实的母亲,是一个复杂的形象,是有好有坏的。人人们总是习惯的认识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怎么对待他们都可以,其实并不是。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的细心呵护和关注,因为这是他形成自己心理人格的一个关键事情。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也会进行分裂,分裂成一个好孩子,一个坏孩子好孩子是绝对的好坏,孩子是绝对的坏,好孩子对父母是无条件的爱,而坏孩子对父母有可怕的攻击,父母是不会接受的,如果孩子得到充分的爱,那么孩子也的这两者形象也会走向整合,他会觉得好孩子是被父母接纳的,坏孩子也是被接纳的。
父母对和对孩子的教育核心就是父母不要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是给予他独立的探索的自由,所以即使很小的孩子,他也能成长一个,成为自己的人。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独立的,但是父母们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于是孩子的意志就被压制了,最终在不同程度上丢失自己。父母最常扮演的角色就是赏与罚,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达到某个条件,如果达到了就奖励他,如果没达到就惩罚他,这样子孩子就逐渐成为父母意志的产物,他们很容易被父母左右,在学校也很容易被行使赏罚规则的老师所左右。
独立的孩子可能不会受到欢迎,因为老师们的奖惩手段对孩子几乎无效,他有自己的轨道,他的内心自然会指引他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很多时候小孩子都会有一个问题,如果他喜欢某一个老师,他就喜欢这一门课,他讨厌一个老师就会讨厌这门课,但是这样一个独立的孩子,他是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他热爱这门课的理由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奖励的结果。驱动孩子快乐学习的动力,绝对不是父母和老师的奖励,而是掌握知识满足好奇心带来的快乐。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如果他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那他一开始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最终也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很多教育学家认为婴儿并不是白痣,也不是空瓶子。他有自己的道路。控制孩子成长的是孩子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孩子碰触每一个事物时在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孩子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那么他们就是在干涉孩子的命运。
孩子更需要的是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它会产生一系列的感觉和体验,这样的成长过程是自我成长过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受受伤或者是受挫,但是如果他能独立完成自我探索,这会让他有一种信念,尽管受到了挫折,但是他可以靠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探索的过程会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这个概念就是人们对自己自身能否利用所有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个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拥有高自我效能的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会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体验。很多事情对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很困难的,要完成这些事情,需要调动很多,比如头脑身体和心智,每完成一个尝试,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自己能行,久而久之就帮助孩子形成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他。让他独立去探索这个物质的世界,也独立去探索他自己的精神世界。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
对待爱和分离的态度,都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这样。
每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自己父母和“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候,我们就是内在的父母。一个是内在的孩子,是自己童年经历的一切的内化,当我们面对父母或者伴侣时,我们就是内在的孩子。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重复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孩子或者周围的人,用理想化父母的要求要求伴侣。此时孩子也好,爱人也好,亦或者是其他人,在人眼里不是独立的活生生的人,而变成了自己内心的投射。尽管潜意识告诉自己,某些行为不对,某些话不应该说,但是还是会无法控制自己。
就好比我自己,我算是比较典型的回避型依恋,尽管我知道我的依恋模式不对,但是面对亲密关系,我时常忍不住封闭自己,回避沟通交流。我父亲似乎也是如此。我被如此的伤害过,所以我也如此伤害别人。
我可以成为我自己
尽管心理学家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其实要明白,原生家庭的影响固然深远,但是人生是自己的,未来也是自己的,没有理由让自己一直沉溺在过往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正如与人沟通时所强调的,决定你的情绪的不是对方的言行举止,而是你自己的感受。同样的,人生的走向,继续沉沦还是自救,也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我拯救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疗愈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影响他人,譬如自己的家人,朋友,乃至同事,网络上的陌生人。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里,除了父母,还可能有一类人能够治疗我们。也许是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路人。你愿意把他们当成你生命中重要的人来看待,他们也喜欢你,无条件的尊重你,无条件的爱你,但是又不会黏着你、占有你或者控制你。他们从你的生命中路过,点燃你生命中爱的烛火,留下温暖,治疗你内心的创伤。
在自我拯救的过程中,说不定你也是别人生命中一抹温暖的烛光。
错误的爱
1. 亲子关系优于夫妻关系
在现实的社会文化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新家庭的亲子关系,也比不上原生家庭与父母的关系,这就导致母亲会被社会和文化鼓励与儿子建立亲密关系,甚至是忽略丈夫,这样一来儿子就不能与父亲很好的认同,最后又难以和亲子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要想改变这个最关键的就是家庭中最优先的关系,是夫妻关系。但是社会文化而言,孩子是家庭中最核心的位置,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最合适的。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如果是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出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糟糕的婆媳关系,或者说是恋子情结
当一个女性不能够从自己的丈夫那里得到健康的亲密关系,那么他可能会对自己的儿子建立移情,与自己的孩子建立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他而言最亲密的人就是儿子,也是他最割舍不下的人,如果儿子要与自己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建立自己新家庭的时候,作为婆婆,他就会失去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可能会阻止儿子和媳儿媳建立最密切的关系。而儿子也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更重要。如果他要回望母亲,他也不能够背叛母亲和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那么这个家庭的亲密关系也不是健康的。
如果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夫妻关系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好像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势必要分离的,根本就不是爱,不管你多敬爱父母,你总要离开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而且也终究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只有配偶才是陪伴你一生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自己衡量,不要太过于依恋父母的某一方,也不要太过于依恋儿女。
有时候我会想,一个女人身上发生了什么,她是有多孤独,才会把爱倾注在儿子的身上。她是被迫移情?还是主动移情?如果有人能理解她的痛苦,她是否能够从错误的关系中挣扎出来,重新做回自己?很多时候,心理学家会说,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婴幼儿时期没有被“母亲”看见,实际上,每个没有被看见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被看见的“母亲”。在传统的社会文化中,女性被赋予各种角色,母亲,女儿,祖母,外祖母,某某的妻子······这么多社会角色中,没有一个是自己;女性也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职能,贤妻良母,也从来不是自己。所有的看法和感受都被忽略,她成为家庭中的“隐形人”,那么她只能养育出不被“看见”的孩子。
而在家庭关系中,父亲则变成了一个符号,他可以是任何角色,任何职业,但是唯独不是“父亲”,他可能仅仅是母亲嘴里的一个“名词”。社会文化要求男主外,不能轻易表露情绪,不能热烈的表达感情,父亲也是一个被忽略的人。
如果说母亲是被环境所“忽略”,父亲可能是"自我忽略“。家庭的压力,重于夫妻关系的亲子关系,压抑的感受,可能都让一个男人无法体味家庭的温暖。很多时候,男人自己选择逃避掉所有的责任,这让我对他们有同情,更多的是鄙夷。因为无法承担责任,也就无法享受健康关系带来的快乐。在母亲被“忽略”的过程中,父亲也是罪恶的推手之一。
2. 不被“看见”的孩子
如果一个人特别脆弱,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好的反应,会让他有暂时的存在感,而对方的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溃。如果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父母宠出来的,大多数是小的时候,没有被父母注意到。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小孩子能否让父母看看到自己第一,中国式的父母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识,即便有这种意识,也无法跟自己的感受链接,从而难以给孩子的感受确认,这种确认必须是身对身,心对心。孩子愿意付出一切努力去讨好父母,因为父母的注意才让他得以存在,这值得付出一切。所有的人的存在感都依赖于讨父母的喜欢,并且让父母注意到自己。
如果父母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的时候就要多和他互动,能够看到他,能够感受他的感受,并且对他的感受作出反应。
一旦孩子得到的爱足够了,他就会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但是往往孩子就不会再顺从父母的意思,如果想让孩子顺从父母的意思,就要需需要让孩子缺乏存在感,他所有的价值感都依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拥有健康的自我,他会很爱他的父母,但是他做什么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盲目的服从于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孝顺,最好是做冷漠残酷的父母。这就是为什么被忽视的孩子更加孝顺,因为他一直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他会努力的一直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所以他会用听从父母的话、孝顺,来得到父母的注意。
如果想要“孝顺”的孩子,那就忽视他。很多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把孩子当成所有物,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利去支配自己生养的这个物体,这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母亲对父母对孩子是善意还是恶意,孩子都不会得到尊重。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大家庭中,被忽视的儿女反而对父母更为“忠心”。这种“孝顺”可能并非出于内心真实的意愿,更像是一种不甘心,我做了这么多,为什么被忽略的还是我?他们所有的行为都在向父母传递一个信号:看到我!看到我!看到我!
父母用“牺牲”自己绑架孩子,孩子也会用“牺牲”自己换取父母的关注。
3. 溺爱
溺爱是爱吗?表面上仿佛是的。对孩子的溺爱是父母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对孩子的需要,其实恋爱源自于父母的自恋,溺爱孩子的父母通常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因为他们曾经吃过苦,就会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就拼命的照顾孩子。此时孩子就成为了他们自己的一个替代品。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求,把孩子当成另外一个自己给予过度满足,无限制的给予孩子,其实在无限制的给予自己。因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所以自己也不爱自己,爱自己既然不对,那么只好去拼命的爱孩子。但是问题就是当父母溺爱孩子的时候,就会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长需要。父母恨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远不要长大,一辈子都做他们内在小孩的投射对象。
包办的爱
溺爱的一种表现是包办孩子的一切。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的独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首先就要承认一点,你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属于你的附属品做到这一天其实是很难,所以很多父母选择偷懒的方式就是溺爱孩子。被溺爱的孩子没有独立性,他们永远都是为父母而活。
人的成长过程需要长期的安全的自我探索,被溺爱的孩子永远失去了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被父母按照父母的意图来塑造,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永远都是父母的投射。如果任何事情都被父母包办,可能一开始孩子会很开心,但久而久之,孩子心中肯定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因为他没有被尊重。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到底是什么,是善意的还是错误的,但是他会有感觉,父母看不到自己真实的存在,而是把一些东西强加到自己身上。因此经常会有这种情形,父母越溺爱孩子,孩子越叛逆。因为溺爱会让孩子形成这样一种心理,他是弱小的,他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想做什么就必须依靠父母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事情父母是不可以替代的,父母不能替他学习,不能替他交朋友,也不能踢他恋爱在这样的过程中,它会产生很多受挫受挫感。正常的孩子来说,尽管受到挫折,他还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他自己的愿望,而溺爱的孩子,则会习惯性的认为他必须靠别人才能实现。所以他可能会逃避逃回家里,因为在家里父母乐意替他做任何事情,但是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婴儿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父母根本无法替一个成年人实现他所有的愿望,那么成人的世界就会崩溃,一旦信念感崩溃,就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其实应该能够意识到他现在经受不起挫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父母个过度的溺爱,对父母的反抗就是在表达愤怒为什么现在你们不能帮我解决所有的困难?
溺爱不止阻碍孩子的自我探索,通常父母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视而不见,他们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认为那就是孩子真正的感受,把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头上,否定孩子的感觉,并把这称之为爱。但是这样子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他们无法自己从自己身上认识自己,只能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最终迷失自我。
溺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体验。很多事情对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很困难的,要完成这些事情,需要调动很多,比如头脑身体和心智,每完成一个尝试,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自己可以,久而久之就帮助孩子形成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但是被溺爱的孩子父母破坏了孩子的探索过程,也破坏了他形成自我效能感的过程,最终在他心中形成一个逻辑,他能否实现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助他。
溺爱还可能让孩子沉迷于物质——爱的替代品。爱不是具象化的,对于孩子来说,孩子迷恋物质,其实就是想抓住父母对他的爱。如果母亲对自自己孩子的爱是充足的,孩子就会放下对有形有质母爱载体的执着,他就懂得爱是无形无质的。如果孩子一直追求有形有质的爱的载体,就说明爱积累的还不够,或者说是得到的爱太稀少。那么孩子就会执着于一些物质载体,既然表达爱的方式是物质而不是陪伴和细腻的关爱,那么孩子就没办法发展灵魂层面的爱,而是执着于物质,在他们眼中,物质都只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就是对爱的渴望,如果没有物质就意味着他们丧失了爱。最开始是很小的需求,比如说是一颗糖一个小玩具,后来则发展成大件的其他东西。如果能体会到无形的爱就会知道,但是如果体悟不到这一点,爱就成为了物质需求被满足的层面,如果要满足物质需求,总是要交易的,就是拿我有的来换取我需求的。那么孩子也就不会再珍惜自己。但是可悲的是当拿到物质的那一刻,有形有质的物质到手,但是满足感也只有到手那一刻很快就会消散。
我们常常看到新闻,说为了奢侈品或者其他东西,出卖自己的器官。可能的原因是他们把追逐物质当成了感情的替代品。
控制的爱
另一种溺爱是控制的爱。
在儒家文化中常常都是包办型的高度溺爱,这往往伴随着一个高要求,就是好成绩,就是说父母的爱是有交换性的,父母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是孩子要回报父母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成绩好的同学可能能够在父母高度的溺爱和高要求之间保持平衡,但是大部分小孩其实是没有这么幸运的,他们最终娶了父母溺爱的牺牲品。被溺爱的孩子有可能会走极端,比如疯狂的追星,因为他无法解决自己生活中的挫折,自己不能解决,但是父母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帮他解决,所以他就只能躲在幻想和白日梦里来逃避探索世界的乐趣,逃避责任和挫折。被溺爱的孩子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在中国这种环境很多父母。用挑剔的眼光专门来寻找儿女的问题。总是担心孩子成长的不够健康,其实父母担心的更是儿女的独立,是儿女与自己必然的分离,很多父母错误的使用自我牺牲的方式,给孩子制造愧疚感,逼迫对方服从,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策略。
其实孩子并不需要妈妈密不透风的关爱,这种关爱只是父母的需要,他们渴望与孩子黏在一起,当孩子越长越大,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主的时候,他们就感受到了极大的分离焦虑。但是自主性使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因此孩子常常被动的满足他们这种不分离的需求,但是为了对抗这种感觉,他们配合所有母亲的行为,都不是从内心出发的。
孩子再怎么发展都是不完美的,都会有问题,既然有问题,那么为此而焦虑,并且投为此投入巨大的精力,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还是要黏在一起。但是追求独立性是成长必经的过程。面对父母这种密不透风的爱孩子常常会发展成一种极端的叛逆,什么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需要父母来操心,找不出问题那就没有问题。
当孩子被父母控制,可能会发展到被社会文化控制。这种控制都在表达“我为了你好”,实际上在实施伤害。对于一个人,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他最重要的感受却被周围人批评,你不应该这个样子!很多时候内心严重的分裂甚至精神分裂就是在这种极端的过程发生的。最简单的来说,在中国的这种文化氛围下,特别讲究孝道,孩子就容易成为这样一个分裂者,孩子被父母伤害,但是所有人都会跟他说父母是爱你的,你不应该因此感受到了痛苦,哪怕到了社会上,大家也这么认为,所以他就只能分裂。因此痛苦者的痛苦感受需要被看见,确认他们的痛苦的感受是真实的,不要去粗暴的进行评判,更不要向相反的方向说。你以为再让他看到正能量,其实是继续将它往分裂的方向推。很多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源头就在于糟糕的母婴关系,甚至可以理解为婴儿时期的重要感受,不能被母亲看到也不能被确认。对于心理问题的治疗只有一句话: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看见你,看见我自己
对于任何人都一样,在亲子关系中,在夫妻关系中,在朋友关系中,甚至同事,路人之间,彼此忽视好像是一种常态。然而,人真的就是孤独的,不被人“看见”,不被人理解都可以吗?
忽略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伤害。有位豆友写自己自杀姑妈的文章,就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姑妈由于早年的伤害,有精神疾病,但是这个问题,被所有人回避掉了。当姑妈没有按医嘱好好吃药,亲戚间是这样流传的:作者堂弟答应姑妈,只要她乖乖吃药,任何事情他都会听她的。人们关注的重点从病人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本不需要被关注的人身上,病人成了面目模糊的一个符号,他的孩子成了礼仪孝悌的典范。
我奶奶去世前,特别折腾。具体表现就是,她睡不着,照顾她的人也不能睡,必须一直听她讲话或者替她做按摩。所有人厌烦她的这种举动,都刻意疏远她,包括我一向特别耐心的母亲。我没有陪伴过她,但是我常常想,她是不是有什么需求被忽略了?她的儿女在关心她吃没吃药的时候有没有关心她痛不痛?物质的需求容易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好像一直被冷漠以待。
我父亲去世前摔伤过,他摔断了腿和胳膊。他也和我奶奶一样,自己难受,也不断的折磨我母亲和我弟弟。在陪床期间,我弟弟困得站着都能睡着。父亲的病友都指责他,儿子如此孝顺,就不要再折腾他了。生病痛苦的是父亲,获得表彰的却是他的儿子。父亲喊疼的时候,所有人就叫他忍着。病人的需求只能在物质层面被满足。
包括我表弟的外祖母,她生病期间,表弟一直向我抱怨她不让人省心,因为她总是乱吃东西,便溺都在床上。我却一直记得,她孤零零坐在躺椅上,一动不动,眼里没有一点神采。她的儿子们都不愿意照顾她,她只能住在养女家里。她的行为让我想起小孩子撒泼,同样令人不可理喻的行为,孩子和老人都一样,没有被“看见”。
我知道,在我痛苦的时候,能被理解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我一直排斥生孩子这件事,不止是因为我不能生,是我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冷漠和批评,似乎比生理上的痛楚更容易击碎人的理智,给人造成创伤。在这个过程中,我变成了一个物体,用于生育孩子的载体,一个符号,不能生育的女人。所有生理上的痛苦需要自己忍着、自己内化,精神上的一切需求被忽略,所有的感受被冷漠对待。这是一个不被爱的过程。
因为不被鼓励表达感受,所以所有人都忽略自己,在被别人"看见"之前,可能首先要学习“看见”自己,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怎样表达自己能让别人“看到”自己?正如大家都爱说的那句话一样,想要别人爱自己,自己要首先爱自己。
是的,自己爱自己,就不会畏惧别人不爱自己,自己能看到自己,就不会害怕别人“看不见”自己。
读书笔记写到最后,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东西。不管文字是什么,感受都是一样的。
我从你身边路过
像暗夜里一豆星火
带给你一点温暖
愿你去往向往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