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朗读朗诵大不同

朗读朗诵大不同

作者: 栀子花上的露水 | 来源:发表于2016-12-26 11:09 被阅读0次

    朗读和朗诵,这二者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不同的两种语言表达形式。下在我们就来聊一下朗读和朗诵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大不同。

    朗读和朗诵到二者之间有什么大不同呢,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我们今天先来看前三个大不同:

    第一、含义不同

    朗读是清晰响亮的把文章念出来,本质上是一种念读,将书面文字清晰准确的转换为有声语言,传递给观众。它不追求以情动人的表达,而重在以意动人。朗读追求的是听众对文字全面准确的理解和理智的思考。

    朗诵是更高要求的朗读,是一种语言表述的艺术形式。要求对文章进行艺术化处理,通过朗诵的语速,轻重,停顿等等表达技巧,讲朗诵材料转化为艺术表演,因此朗诵带有表演的成份。呼唤的是听众的情感共鸣,追求的是让听众听入耳,听之入心,听之动情。

    第二、使用范围不同

    朗读使用范围非常广,凡事文字都可以朗读,诗词曲赋,散文小说,任何类型的文章,打油诗,绕口令等等都可以。朗诵,使用范围小很多,一般以诗歌散文为主,少数童话,小说,戏剧也可以。朗诵对文稿的艺术特点有相对严格的要求。

    第三、所处的位置和身份不同

    朗读者,所处的位置是本色化的。朗诵者,所处的位置是艺术化的。朗读时,朗读者所处的位置是没有变化的,教室还是教室,会议室还是会议室。朗诵者所处的空间就发生了变化,教室可能是一片麦田,汪洋大海,所以朗诵者有形无行的在周围形成表演区,表演区会随着朗诵者纵横千万里,上下五千里的变化。并且,听众会避免进入表演区,以免干扰朗诵者的表演,因此朗诵一般在舞台上。从身份来看,朗读者还是朗读者自己,朗读者不完全是文中人物的代表和化身,不是演员的角色。朗诵者的身份是演员,伴随着另外一个我来抒情表意。朗诵者可以是一棵树,一片云,或者是正在地下打洞的小虫子。

    第四、声音要求不同

    朗读对声音再现的要求是接近自然化、本色化、生活化的,但它又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它比自然口语更准确、更生动、更典型、更具美感。它要求做到“不火不炆、恰倒好处”。过于夸张,容易给人装腔作势、假情假意的感觉;过于平淡,像“拉家常”一样,又显得乏味。正如齐越说“朗读 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不要要求用一种不同于谈话的不自然的声音朗读,就是说,不要拿腔拿调”。徐世荣说“表情达意的语势有一定的限度,自然适当地读出轻重、疾徐、抑扬、顿挫等等语调语气,却不过多地做艺术夸张,是质朴平正,字字落实的朗读,而非意气纵横,声情起伏跌宕的表演”;而朗诵对声音再现的要求则应是风格化、个性化,甚至可以是戏剧化的。它要求朗诵者将自己对作品的体会,通过音量大小、音区高低、节奏张驰等方面的变化,正如叶圣陶所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凝结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并撼动听众的心灵。心情难过时带着哭腔,害怕的时候就要有害怕的感觉,开心的时候就要边笑边说来说。

    第五、规范程度不同。

    朗读以听者全面准确理解表述内容为即可,因此,对朗读者的语音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一般情况下,朗读者应当选用普通话,但在特定环境、特定前提,在听众听得明白、能够准确理解的前提下方言朗读或穿插方言朗读是允许的。而朗诵注重以语言艺术魅力感染听众,一般要求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这样才能够艺术地、完美地再现作品的内容。用方言朗诵,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听众是难以接受的。

    第六、态势不同,也就是身体语言不同朗读一般是“念读”式的表达,可以手拿文稿进行,它对朗读者的形体、手势、眼神、表情等均无明确的要求,在态势上,可以站着读,可以走着读,可以坐着读,朗读的任务是传达而不是表演;而朗诵属于艺术性的表演,它要求在朗诵过程中,形体、手势、表情、眼神都应该和谐统一,协调配合,以强化艺术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朗诵必须脱稿站立表达,因为手持文稿不利于形态体、态势与朗诵内容的协调配合,过多的看稿还会限制朗诵者的表情、眼神与听众之间的交流。

    第七、教育性不同。朗读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朗读的职能和使用的效果上。朗读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其主要作用是向听众传达作品的主要内容,通过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性知识性直接对听众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而朗诵是一种“征服的艺术,它借助于朗诵者独具魅力的音质音色,鲜明流畅的语流节奏,丰富熟练的语言技巧,为那些文学作品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它飞向听众的心中,震撼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一种钩魂摄魄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征服力,是朗诵的最高境界。

    最后,那朗诵和舞台表演有什么区别?舞台上的表演是不与听众有任何的交流,演员者全过程的进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中。朗诵者也是在表演,但朗诵者的直接交流对象就是台下的观众,整个过程中与观众保持与观众的眼神与情感的交流,做到目中有观众,心中更要有观众。朗诵某些段,可能进入情境中,但也有从角色中出来的时刻,这就是与台下的观众对话的时刻。

    青理

    希望总结可以帮助到需要的人,祝好心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朗读朗诵大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lj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