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嘉宾:张海松
作为一个朗诵者,在上台表演之前,要明白朗读和朗诵的区别。
朗读是有声语言的呈现,声音第一,情感第二。声音的美感直接影响听众的感知。比如夜听,以及电台等语言类节目,讲究的是声音的美感。
朗诵,要求情感第一,声音第二。不是说不讲究声音的好听性,而是与朗读相比,更注重于情感的表达。
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多得多。朗诵者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是有声语言和态势语。
态势语非常重要,表现的是朗诵者的精神面貌和舞台风范,朗诵者要给受众展现出风格沉稳,大方得体的一面。具有独特的气质和气场,自信而放松,一举手一投足,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让人产生听下去的意愿。
注意:
1.不要重复做一个动作,比如点头、摇头或者抬手,动作再美,超过三遍就是毛病。
2.身体不要前倾,头正,左右看时不超过2秒,要收下巴,肩膀放松,目光与受众要有交流,不可过高或过底……
朗诵者不光要调动受众的听觉,还有视觉,以及注意力。受众也许会受周遭环境的影响,被头上的吊灯所吸引,或者与熟悉的邻座交流……
如果朗诵者自己报篇目,要用客观的语气,而不要掺杂个人的情感。
报完篇目,不要太快入题,先酝酿一下情绪,调节好呼吸,让自己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同时这也能起到一个静场的作用,给受众一个缓和的时间,有利于调动受众的情绪,进入到一个聆听的状态。这就好比我们听一首歌,当音乐声响起,会有一个前奏,也许是四排或者八拍,起到缓冲的作用。
如果朗诵的地方小,无需用话筒,真正专业的朗诵者是不需要借助电声和话筒的。
慎用气声,在一篇作品中,气声不超过20%,最好控制在5%左右,气声适合抒情时用,比如“春天来了”,“春天”用气声,“来了”可以用实声。
气声是为作品主题服务的,是一种表达的手段和方式。
【 节奏感】
节奏是生命,情感是灵魂。这里的节奏是指声音高低、轻重、快慢、强弱、长短、停连的变化。
古诗朗诵,音节不能太短,讲究韵味,注重节奏感。
散文娓娓道来,“娓”就是要慢,要柔,音节(也就是韵)不要太短。
朗诵的音节比讲话要长,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如何选择作品】
朗诵的作品与朗读的作品是有区别的,过于唯美的作品不适合朗诵,只适合朗读。
朗诵的作品要有张力,也就是要有爆点,但一篇作品的爆点不宜过多,多了就不能称其为爆点。作品要有低潮部分,也要有高潮部分。
【关于音高与音低】
了解自己的音域,将自己的音域分成十分,低潮部分只用三分,高潮部分用十分的力量去做音强,八分的力量做音高,总体达到九分。十分很难把握,也容易导致破音。
声音要有穿透力,要走直线才能传得远,不要往下掉,避免吞音。
开篇入题一般要低,只用三分,这样更接地气,高潮部分用九分,低可以低到尘埃,高可以冲上云霄。这样,整部作品才能给人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感觉。
但像《将进酒》《沁园春·长沙》之类非常有气势的作品,入题可以高一些。大多数作品开篇都是底起,开篇起高了,没有张力,作品的张力是从对比与反差中来。
【如何提高朗诵水平】
1.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朗诵也一样,要勤练。
2.多看名家的表演,不是一味地去模仿,而是去借鉴,去诠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3.真正好的作品要有说的成分(自然)。
4.要有层次,层次形成节奏。不要急于进入下一句和下一段。
5.收尾,有强收,有弱收。一般弱收比较多,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远,音拖得越来越长。
记住:艺术的魅力在于对比与反差。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征文:儿时的年味|目送
(期待您的❤支持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