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1常常因为追求速度,牺牲一定的准确度,这种自动判断的错误,有时候甚至会妨碍正常的生活。因此,我们需要启动慢系统,用主动加工的方式规避和调整。
不过,我们的快系统如此强大,慢系统真的能随时开始工作吗?确实有难度。所谓“嘴比脑子还快”。
如何调用慢系统呢?
第一步:意识到你会犯错
减少错误的第一步,是要有能力意识到,自己在哪些情况下容易犯错。比如“对事物第一眼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如何修正这些错误呢?想要完成改变,还需要一种能力,可以叫它“自我认知”。意思是说,在生活中观察自己并提醒自己,成为自己的“旁观者”。
第二步:训练增加思维框架的弹性
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增加思维框架的弹性。
系统1的很多自动反应都是以“框架”的形态维持的,就是保持某种习惯的、固定的角度,去接收信息和做出反应。
怎么知道这是一种思维框架呢?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是,一旦觉得什么事情是“必须”,或者“绝对不可以”,就要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种没有弹性的框架。比如,小李习惯把别人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为“他在针对我”。如果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框架,就可以提醒自己,这不是唯一的理解角度。那么再遇到事情,做出反应的时候,就有机会做出修正系统1的反应。
怎么识别这些思维框架呢?就是看看在自己的思考当中,会不会觉得有一些必须、绝对不可以这样的语气词。一旦你意识到这不是唯一的可能性,框架就有了弹性。
第三步:优化反应流程
第三件事,从反应流程上做优化,平衡自动反应和理智思考的比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