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写东西总要冥思苦想一翻,极力去用华丽的词藻来装饰门面才会觉得写的高大上,事实上,这是在哗众取宠。如果写一篇文章的初衷在于博人眼球,那文章也就好不到哪儿去。文章应该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而我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说表达真情实感的力道还不够吧,看了简书里面的几个高手的作品,我更是进一步认识到这一点。
“文字含香”,这是简书里的一个作者,对于她的文字,很是喜欢。可能是女生的缘故吧,写关于花、女人之类的文章要多一些。而每篇文章都写的极致。无论是刻画女人的细腻情感、容貌还是表达对花的欢喜都是酣畅淋漓,文字优美,读来是一种享受。
还有一个作者,文字功夫也是我所望尘莫及的,刚才才与她互为“关注”,认真读了一篇她的文章,却没仔细记住她的名字,现在正写字的功夫也不好翻到全面去看的名字。我读她的这篇文章着实有一种悲凉之感,因为她的这篇文章本来就是为了纪念她文学道路上的“同志”加导师。低沉、凄婉,字里行间我似乎听到她在凝噎抽泣,很是令人怜惜。时间的关系,躺在床上才看了她的文章一篇就要急着写今天的日更文章,后面再慢慢品读吧。
石岩磊,我非常佩服的一个简书作者。初看到这个人的名字我就在想,这个人的名字中有这么多的“石”字,也许思想也如石头般的厚重、朴实吧。读了他的文章,才觉得他的文章不仅思想深刻厚重、有见地,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丰富的想象力。其中一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文中,他自己幻化为一只燕子,在时光的流年里尽情穿梭,然后记录所见所想,想象力极为丰富。丰富的想象力,这是任何一个致力于写字的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惜我没有。所以,我才要努力的向他学习。我甚至是把他的精彩篇章“肢解”(请原谅我用如此残酷的字眼)开来,逐段、逐句的去揣摩。
为什么要下如此大的力气去重点学习这些达人的长处,我想除了对文字的热爱,还跟自己的不争气有一定的关系。
之前也零零星星的涂鸦式的写过一点东西,没有正规投稿,只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在某些个政治性的网站发过几篇。而在家“闭关自守”的这些日子,重新来到简书,然后看到不少优秀作品之后也萌动了发个文章试试的念头。于是就在前天吧,把自认为写的差不多的文章投向了某个公众号平台。自从文章发出去之后,我就跟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似的,天天盼望着心爱的人儿出现在面前。那个叫“只舟行巨海”的公众号平台倒也审稿审的快,昨天就给我回了邮件:“很抱歉,我们退回您的稿件,您可再作他投”。你都拒绝了,那肯定就是写的不行,还“他投”?再投一遍岂不是要让我再忍受一次精神的折磨?果断放弃“他投”,认真反思。
对比是一种较好的反思。我就把我自己写的文章与简书里的几个写文章的“狠人”进行比照,经过仔细对照比较,我发现他们的文字平滑、朴实,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再看看我自己写的东西,死板,斧凿印迹太深,眼光不独特,缺乏想象力,拘谨,不能率性而为,作文时思想视野不够开阔。
我也不是没想过,把文章写的大气一点,纵横捭阖,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终究还是自己的道行不够吧,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后还是要继续多读书啊。还真是那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继续多看多学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