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闹了几天肚子,这两天哪都没去,就是一天两次散步。
今天散步的时候,接到北京一个老朋友的微信语音电话,她给我讲了个故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写下来。
她也正带着孩子在散步,我们还真是心有灵犀呀……
她说,正带儿子散步,计划是快步走5公里,昨天是5月1号,放假的第1天,给娃加了俯卧撑,结果今天他死活不干,说晚上还要游泳,做多了俯卧撑,抬不起胳膊。
我说你们这是该小升初了,孩子学习也挺好的,多加点体育锻炼,其实更是好事,有个健康的体魄,学习上更会有优势。
她说,每天安排的可紧了。下午放学到家,就马上吃饭,吃完饭打卡某学习APP,20分钟左右结束,之后睡会儿觉。
睡一个多小时,六点多起来,用两倍速,听初中的课,听完出去散步40分钟,回来后写初中的作业,写到晚上10点多点儿。
再看半个小时诗词大会视频,之后洗澡。
洗澡后,学习两篇英语读物,背其中涉及的新单词。
全部弄好后,快11点半了,之后开始看书,看20分钟,睡觉,还有两分钟12点。
每周有两次晚上八点游泳课,游泳回来,还是继续学习。
我说,天呐,你们这时间安排的是真够紧凑的,不过你家孩子也挺爱学习的,就是睡得有点晚了。
她说,我知道这样的安排,在一般人心里意味着什么,但我们就是这么安排的,而且是他自己这么安排的,基本每天都一样。
我说,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节奏也不可能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她说,昨天遛弯的时候,我们讨论了抑郁问题,觉得还是不适应导致的,特别是陡然的不适应。
我儿子大概率不会不适应,因为他习惯了两个事,一是高强度的学习,二是知道有人比自己学得狠。
我说,都说北京的孩子,有的相应的比较轻松,也有一些是学得特别狠的,鸡娃鸡的特别厉害的,看来这是更卷呀。
她说,今天散步,为了消磨时间,我给他讲了两天家族史,我们这边的,和他爸这边的。
两个家族的几代人,都比较深度地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史,在国共两边都出了挺高级别的人物,能说的最少有二三十个人,有军人,有文人,有教育,有工业,都做出了比较大的成绩,甚至有某领域的开创者,还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总之,有很多为推翻外来侵略,为国家建设,为教育培养,做出突出贡献的长辈。
我这辈最差,我们只是沾老人们的光,到了我儿子这辈儿,已经有一个博士后,一个博士,两个研究生了,都是顶尖大学毕业的。
我跟我儿子说,咱们家族勉强算是有传承的,在爸爸妈妈这辈儿,差点断了,好在你这辈有复兴的希望,你一定要参与进去,要把这个书香门第,延续下去,这是你们的职责。
我问,你儿子肯定能听进去,这个孩子挺成熟的。
她说,我儿子听的还是比较认真和激动的,虽然没表态什么,但心里的种子,应该是种下去了。
我知道,我是那种一直被批评的家长类型,好像我们把孩子逼得特别狠一样,是那种自己不努力,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确实是,但无所谓。
我说,你可不算那种被批评的家长,只能说你儿子属于那种早熟的孩子,人家也特别有上进心。
种下种子,静待花开。
说着,我们两个开心地笑着……
我写完了,猛烈点赞,点在看,转发,你会更有才有财、更好看的!
——END——
![](https://img.haomeiwen.com/i9294347/41e163fb3ea8e28b.jpg)
网友评论